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双汇71亿美元吞全球最大猪肉企业
2013-05-31 23:21:37   来源:云南信息报   评论:0 点击:

双汇国际一项出人意料的交易或将刷新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并购金额的纪录。29日,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双汇国际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斯密斯菲尔德发布联合公告称,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

    双汇国际一项出人意料的交易或将刷新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并购金额的纪录。29日,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双汇国际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斯密斯菲尔德发布联合公告称,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为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其中包括双汇国际承担史密斯菲尔德的净债。

    若此交易得以通过,双汇将成为中国市场肉类加工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主导此宗并购的是双汇国际而非双汇发展,同时,面对国内大量的可整合对象,双汇却舍近求远,这也让业界难以用产业逻辑来充分解释此次交易,有分析师猜测,如此运作或为其高管及机构套现寻找一条通道,而该交易对于双汇发展的影响并非全是正能量。

    

    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猪肉企业。CFP供图

    双汇溢价三成并购美企

    根据双方董事会一致同意的协议条款,双汇国际将按照每股34美元以现金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所有的已发行股份。收购价较史密斯菲尔德在本公告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2013年5月28日的收盘价(25.97美元)存在约31%的溢价。

    按照协议,双汇国际将依照每股34美元以现金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一切已发行的股份,这71亿美元的对价中,47亿美元为股权的对价,23亿美元为史密斯菲尔德的净债务。价格较公告发布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31%。

    据双汇国际主席、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公开表示,此次收购所需的71亿美元,将来自双汇国际的自有资金和国际银团。

    双汇国际在提供给记者的资料中称,史密斯菲尔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最大的猪肉制品供应商,具有优质的资产、健全的管理制度、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双方的如意算盘

    双汇国际此次跨国并购案,可谓开了中国肉类加工行业的先河。目前中国生猪业其实集中度相当低,但是双汇并未选择在国内进行整合,而是溢价30%进行海外并购。“目前双汇、玉润、金锣等大企业生猪屠宰量仅不到行业的1/10。”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

    在冯永辉看来,进行跨国并购有着行业的大背景。“三斤粮食换一斤猪肉,生猪养殖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一则污染环境,二则对地方税收贡献小,本来就并非受欢迎的产业。”在冯永辉看来,目前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民工的转移,未来猪肉产品的供应会日趋减少。“从国外进口猪肉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一种趋势。”冯永辉表示。

    万隆表示,这是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内最大的猪肉企业的结合,集中了最先进的科技、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互补,将形成世界最大的猪肉企业,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安全的肉类蛋白。

    “其实从2011年瘦肉精风波之后,双汇或者已经有了海外并购这种想法。”冯永辉表示,中国猪肉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太多,即便连双汇这样的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要提高行业食品安全现状,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很好的质量管理经验,这些中国企业普遍欠缺的东西,恰恰是史密斯菲尔德的优势。双汇一位内部人士也表示,双汇方面目前一切如常运作,收购对于双汇的品牌信任度以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多方面都将有帮助。

    而对于史密斯菲尔德而言,尽管其是美国最大的猪肉制品供应商,但其也存在发展的短板。如果从营收体量上来看,其是双汇发展的两倍,但是净利润就要远逊于双汇发展。2011财年,其净利润是5.21亿美元,但2012年其净利润就下跌至3.61亿美元。

    “美国猪肉其实处于过剩状态,要依靠出口才能保证产业升级。”冯永辉表示,这样迫使史密斯菲尔德要加速开发像中国这样的消费市场。据行业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猪肉年消费量超过5000万吨,但据海关官方数据每年进口猪肉仅约130-140万吨。

    收购尚需审批

相关热词搜索:双汇 71亿 美元

上一篇:国际财团助力"蛇吞象" 双汇吃下全球最大"肥肉"
下一篇:双汇并购恐遭中美律师联合诉讼 被指估值过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