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三巨头一系列新动作再引微信收费猜想
2013-03-30 23:23:46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联通手机用户的上网流量详单查询中,已将腾讯微信、米聊等业务的流量使用情况单独列出;中国电信传出要内测新即时通讯产品翼信,中国移动传出要整合飞信、飞聊的消息近日,关于微信是否会结束免费午餐时代的话题又热了起来。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微信等OTT业务堪称拉动3

  中国联通手机用户的上网流量详单查询中,已将腾讯微信、米聊等业务的流量使用情况单独列出;中国电信传出要“内测”新即时通讯产品“翼信”,中国移动传出要整合飞信、飞聊的消息——近日,关于微信是否会结束“免费午餐”时代的话题又热了起来。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微信等OTT业务堪称拉动3G用户数的一大利器,而三大运营商在3G领域的竞争毫无疑问是你死我活的。因此,在对待微信收费问题的立场上,三大运营商并不一致,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

  最着急的是中国移动。3月14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公开称,粗略估计,过去每1000个短信,将会转化为100元收入,若使用腾讯微信,1000个短信所占用流量,价值只有几元钱,因此,传统业务价值下降,不单是中国移动同样是行业要面对的问题。

  相比中国移动,同行的态度则暧昧。3月20日,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谈及微信问题时说,中国电信的3G业务原本就是以数据为核心,微信的出现,将会与数据业务产生协同作用。他举例称,去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增加27%,但移动相关服务收入增幅要较用户数增幅更大,达到36%,证明微信并未对中国电信产生大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腾讯已经拥有了3亿多名微信注册用户,相比于3G领域三大运营商‘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他们倒是垄断了。因此,三家运营商的任何一家都不敢轻易率先发难。”

  运营商、腾讯围绕微信的争议,将如何落幕?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收费不太合理,因为用户毕竟已经为流量买过单;比较合理的是,要求OTT为挤占网络流量付费。目前,国外已经有运营商向OTT服务商收费的例子,如法国电信成功要求谷歌为挤占网络流量付费。

  今年2月,微信在香港与电讯盈科合作,推出8港元包月、不限流量的畅聊套餐。业内人士预计,不排除腾讯今后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内地,推出包月套餐,向付费的微信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三巨头一系列新动作再引微信收费猜想

上一篇:拟IPO企业财务核查最后冲刺 IPO重启渐行渐近?
下一篇:北京出租车涨价暂未证实 目前起步价10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