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安邦:地方债的真正杀伤力是打击市场信心
2013-04-07 18:36:29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引发的关注越来越多,政府和市场的担心也在不断加剧。 一个最新迹象是,惠誉国际评级(FitchRatings)1月30日发出警告称,鉴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上升,该机构可能会下调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惠誉目前对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评级展

  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引发的关注越来越多,政府和市场的担心也在不断加剧。

  一个最新迹象是,惠誉国际评级(FitchRatings)1月30日发出警告称,鉴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上升,该机构可能会下调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惠誉目前对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评级展望稳定。如果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没有显著缓解,惠誉不排除在未来12至18个月之内将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下调至A+。

  此事非同小可,这意味着,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关注,并且开始拉低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并抬高中国未来的国际融资成本。

  中国的地方债务到底有多少呢?说法不一。国家审计署给出的数据称,2010年末中国的地方债余额是10.7万亿元。有国内研究机构估计,2012年末的地方债规模可能达到12万亿元。中国银监会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余额为9.25万亿元。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中国银行业面临信用违约风险难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9.2万亿元,占银行业贷款余额的13.8%。

  地方债务不断到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2010年底的10.7万亿地方债务中,有41.66%是过去两年之中到期,2013年到期债务总额1.2万亿元,占比11.37%。银监会数据显示,在9.25万亿元的地方债余额中,有35%的平台贷款在2012-2014年到期。安邦研究团队在调研中了解到,面对监管部门开始收紧各种地方融资渠道,不少地方政府和平台融资公司为债务偿还绞尽脑汁,尤其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老总们,现在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钱发愁、找钱,找到新钱立刻要去还旧债。按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如果今年有地方政府因为债务问题而出现危机,将毫不令人吃惊。

  当地方还不了债怎么办?如果地方的融资“创新”和借新还旧都难以运作的时候,拖延债务便成了无奈的选择。有国内报道称,到2012年底到期的地方政府贷款约有人民币4万亿元,而中国的银行已经至少展期了3万亿元,相当于这类贷款及利息总规模的四分之三。地方债务展期在今后肯定会成为常态,由于中国不可能出现西方国家式的地方政府破产,也不可能对地方政府资产进行清算,除了拖延债务,似乎没有其他有效的法子。

  如果地方债务出现违约,杀伤力有多大?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警告,“目前我国银行业贷款余额约为67万亿元,其中平台、房地产、企业集群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约占半数以上,而且集中度高、影响面大,必须重兵防守,分类施策。”中国银行业有130万亿总资产,67万亿的贷款余额,即使10万亿地方债务全部违约,潜在的不良资产率将达到8%,这个数字还没有达到上世纪90年代高峰期两位数的水平。因此,从市场风险控制角度看,银行金融资产的整体安全性不至于有大问题。

  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地方债务如果违约,将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可以设想一下,地方债务违约,相当于中国银行业的一个10万亿的大客户可能毁约,意味着差不多全中国每人莫名其妙地就承担了1万元的债务。这种情景如果出现,必然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其间接影响将会造成银行所持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

  在市场上,只要人人都关心地方债务这个问题,大家都担心地方债的风险问题,市场投资的积极性就会大受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地方债务冲击市场信心的可能性及其形成的问题,要远远大于地方债务给银行资产带来的损失。这是当前中国要积极应对地方债务的重要原因。

  最终分析结论:

  地方债务对中国市场的打击是双重的,一是对银行资产的直接威胁,二是由于担心地方债务问题而严重打击市场信心,客观上紧缩了市场。后一种威胁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安邦:地方债的真正杀伤力是打击市场信心

上一篇:2013年我国计划再增3500亿元地方债
下一篇:时评:警惕地方债危机削弱房地产调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