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希望体检外收入占三成 盲目扩张是定时炸弹
2013-06-17 13:20:44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证券时报记者陈中 由于创造了健康体检领域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拿到高盛集团和GIC的近1亿美元投资后,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成了媒体追逐的明星。 近1亿美元的资金,用在哪?张黎刚的解释是,一方面加快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医疗实体的扩张,另一方面在健康体检

  证券时报记者陈中

   由于创造了健康体检领域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拿到高盛集团和GIC的近1亿美元投资后,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成了媒体追逐的明星。

   近1亿美元的资金,用在哪?张黎刚的解释是,一方面加快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医疗实体的扩张,另一方面在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业务。

   在连锁体检机构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走出差异化之路?体检机构会不会跨界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背负着投资机构的资金和期望,会不会有短期业绩上的压力?近日,张黎刚就上述问题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

   证券时报记者:面对连锁体检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怎么进行差异化发展?

   张黎刚:我们在体检业务上的差异化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提升体检服务的专业品质。例如近期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西门子医疗、罗氏诊断、GE医疗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肿瘤筛查、患者治疗、最新医疗设备和试剂的引进、医生的专业化培训等方面全面合作,确保提供给客户更优品质的体检服务。二是探索差异化的新的服务内容。

   目前,已有体检机构在探索差异化服务,有的把私人医生作为发展重点,有的把中医作为发展重点。我们会选择另外一个发展方向,作为第二大业务来发展,这将是一个比其他机构的服务更为大众化、受众面更为广泛的服务。

   我们的初步规划是,将把近1亿美元融资的1/3投到新业务这一块。现在体检收入占到总收入约90%,我希望看到未来爱康国宾的规模接近100亿时,体检收入占比是五成到六成,新业务的收入占到1/3。

   证券时报记者:怎么看待健康管理行业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结合?

   张黎刚:健康管理行业目前还是体现在以健康体检为主导,至于对健康人群的生活方式管理,患慢性病人的服务,以及中国特有的亚健康人群生活方式管理这方面,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业务,买单的人有限,而提供这方面服务的也有限。

   但移动互联网为这个行业的后续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与工具。现在市场上很多移动医疗应用都是免费使用的,功能上更多的是让用户做一些测试,大部分用户是随机人群,也没有后续服务。这些公司可以和我们合作,增加配套的后续服务,我觉得收费就成为可能了。

   在大数据应用这块,移动医疗服务公司可以针对体检机构的客户进行专项开发,可以一起发展收费的服务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爱康国宾进行了多轮融资,在发展速度上是否有投资人带来的压力?怎么看待VC/PE资本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会不会让公司更急功近利?

   张黎刚:风险资本的进入对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引入VC/PE都是采取比较保守的融资策略,无论是2007年美林证券主投的那一轮还是今年引入高盛和GIC,选择的都是中长期的投资机构。而且,我们与VC/PE机构签订的投资条款里,都没有以短期业绩作为对赌标的的条款,因为这种条款会促使公司急功近利,对处于受到政策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医疗行业来讲会有比较大的风险。

   医疗实体的扩张方面,我觉得一年在全国开15到20家新的体检中心,在我们的管理半径之内。如果一年开超过20家体检中心,我认为就是不理智的盲目扩张了,对于任何管理团队都将是“定时炸弹”。


相关热词搜索:希望体检外收入占三成 盲目扩张是定时炸弹

上一篇:上证180上证50等指数7月1日起调整样本股
下一篇:薄膜光伏成“双反”安全岛相关产业体系尚待健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