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华为中兴富士康等企业被纳入碳排放管控
2013-06-19 23:56:05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历经3年时间的筹划、准备,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于6月18日正式投入实际运行,至此,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深圳市正式拥有了排放权交易所。 在当天碳交易开始活动中,深圳市首批共8笔碳交易达成,其中3笔为企业交易,5笔为个人交易。据了解,碳交易价格定为30元/吨。

  历经3年时间的筹划、准备,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于6月18日正式投入实际运行,至此,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深圳市正式拥有了排放权交易所。

  在当天碳交易“开始”活动中,深圳市首批共8笔碳交易达成,其中3笔为企业交易,5笔为个人交易。据了解,碳交易价格定为30元/吨。

  业内人士透露,据官方确定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2015年前,在低碳、节能等领域,中国将有6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虽然,“碳排放”这个词我国大众已经不陌生,但是,在“碳排放”后面加上“交易”二字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

  635家企业

  被纳入排放管理

  据记者了解,所谓的碳排放交易,其实可以理解为,无偿(或有偿)给与企业一定的碳配额,如果超标则必须另外购买碳配额,不购买则将实施罚款。

  根据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介绍,与欧盟发达国家要求绝对消减碳排放总量不同,深圳市碳交易体系既要实现碳排放强度总量控制,还要考虑经济发展空间,因此,该体系是给纳入名单的企业设定碳配额,超出配额的则要向市场购买,否则将面临罚款。

  另据记者了解,在进行试点阶段时,深圳市只纳入了两个能耗较大的行业,工业企业板块,其中包括企业635家;大型公共建筑,共200栋,而下一步工作计划将把交通等板块纳入。根据深圳市的情况,在全国试点省市中,纳入的企业数量最多,而把建筑物板块也纳入交易系统,也是深圳市的一大亮点。

  据吴德林介绍,在确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业企业名单是,主要参考了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数据由市统计局提供;一个是企业的能耗,数据由市场监管局、供电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提供。多方数据汇总后,根据企业工业增加值、规模大小、能耗水平,最后确定了635家企业名单,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002594)等深圳知名企业皆被纳入。”

  据悉,根据调研,首批635家工业企业2010年碳排放总量为3173万吨,占全深圳市总量的38%,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59%。635家工业企业2013年—2015年三年中获得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剂约1亿吨,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将比2010年下降32%,2013年—2013年年均“碳强度”下降率达到6.68%,这不仅高于全深圳市平均21%的减排目标,也高于制造业25%的“碳强度”下降要求。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在试点工作准备阶段,深圳市还完成了350栋建筑的碳排放核查,最终按照单体见诸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选定了200栋公共建筑。这些纳入试点的公共建筑,包括商场、酒店、写字楼、市民中心、会展中心以及政府投资新建的办公大楼。超标碳排放的业主需要购买碳配额,否则将收到处罚,碳配额富余的业主可出售剩余的碳配额。


相关热词搜索:华为中兴富士康等企业被纳入碳排放管控

上一篇:辽宁省多家医院节能减排创建“绿色医院”
下一篇:富登融保荣膺“2013最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