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流动性风波” 大考银行资产质量
2013-06-26 13:09: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 点击: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6月25日在电话会议上预测,若人民银行的政策挤压时间过长,企业借款利率上升或导致实体经济加速放缓,将冲击中资银行中长期的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标普甚至预测到今年底,中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6月25日在电话会议上预测,若人民银行的政策挤压时间过长,企业借款利率上升或导致实体经济加速放缓,将冲击中资银行中长期的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标普甚至预测到今年底,中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会逼近3%,约等于官方统计的3倍。

内地“流动性风波”引发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担忧。标普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廖强认为,银行资金面紧张属人行“有意为之”,意在逼迫商业银行收紧表外信贷,不可能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挤兑潮或倒闭。

“我认为中资银行的流动性充裕,只是无法在短期内立即调整其资产组合,出现资产错配。”廖强举例说,截至5月末,现金和央行准备金合计占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的14.8%。标普相信,只要新发售的理财产品数量超过到期的余额,短期流动性压力就会得到释放。

但标普同时认为,“拆借成本短期内飙升将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产生出乎意料的中长期影响。”

标普同日发布的报告指,如果金融市场与人行入市干预流动性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以至政策挤压时间过长,实体经济的借款利率会显著上升。这波金融去杠杆化的过程将削弱银行的利润,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规模收缩。

标普预计,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在最坏情况下,年底前会逼近3%的历史高位。根据银监会5月15日公布的主要监管指标,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6%。

“我们预计,同业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局面会在7月份逐步放松。银行表外资产增速会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倒退,官方正寻求在规范流动性管理和保持金融稳定间找到平衡点。”廖强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流动性 风波 大考

上一篇:奶粉质量事关经济安全
下一篇:银监会:不良贷款有所反弹 资产质量下滑风险可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