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江苏海安:稳妥推动污染企业“光明”转型
2013-01-06 11:14:40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8月9日,当海安县法官再次来到海安县一大型蓄电池厂时,这个曾经全县有名的高污染企业的烟囱不再冒烟,污水不再排出,生产设备也已撤出车间,成功实现了关闭转型,受到当地群众、干部的一致...
  8月9日,当海安县法官再次来到海安县一大型蓄电池厂时,这个曾经全县有名的高污染企业的烟囱不再冒烟,污水不再排出,生产设备也已撤出车间,成功实现了关闭转型,受到当地群众、干部的一致好评。殊不知,企业主曾极力抗拒执行,海安法院法官登门通过十多次积极稳妥的执行工作,才如期实现了目标。
  
  该大型蓄电池厂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带动200余名农民就业,也是当地的税收大户。2011年,根据国家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因蓄电池厂不达国标,经限期治理仍未合格,被当地政府责令关闭。蓄电池厂不服提起诉讼,法院依程序裁定先予执行。
  
  今年初,海安法院接案后迅速成立执行专案组,全面调查梳理企业生产运行情况,盘清企业主社会关系,掌握被执行人的心理动态。同时,邀请司法行政、工商、乡镇等负责人联合送达执行通知书,极力引导并劝说企业自行关闭,但蓄电池厂的负责人葛某却态度蛮横,拒绝签收法院执行通知书。
  
  考虑到案件涉及群众面广、企业主情绪对抗,海安法院执行局决定“以柔克刚”,暂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并向县人大、县委、县政府通报案件情况,积极争取环保、公安、安监、供电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此后的十天里,海安法院会同联动执行部门,先后12次深入蓄电池厂进行疏导宣传。通过侧面了解情况,法院不仅对葛某,而且还对其妻子徐某展开说服教育工作,原本态度强硬的葛某这才开始慢慢松口,表示愿意停产关闭。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 海安 稳妥

上一篇:企业家彭红光:传承雷锋精神竟风流
下一篇:河北峰峰:煤矿采煤导致千人居住危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