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报道 > 正文

怎样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012-11-11 23:04:22   来源:钱江晚报   评论:0 点击:

10月30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安徽药监局查获一批违法染色增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严重违规的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收回6家企业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0月30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安徽药监局查获一批违法染色增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严重违规的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收回6家企业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对12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此次涉案的“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属于接触性致癌物,增重主要是用铝盐和镁盐增加重量。除此之外,硫黄熏蒸法在市场上也大行其道。之所以出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农民和收购中介为自身利益在原材料上做手脚。

其实,中药材出现质量问题,这不是头一回。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形成了相对繁荣的中药材市场,此时,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李明焱董事长就意识到,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严把质量关”这个万万不能忘。

“由于大多数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历史较短,因此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不及时,是造成中药材质量极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另外如环境污染、栽培及加工技术不规范等也是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李明焱分析,农村里单家独户种植中药材,用肥、用药、基地环境没有严格按规范生产,容易造成有害物质、重金属超标。

如今的中药材质量问题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品种不行,种植也不规范;

其次,在加工环节上,采用小作坊的加工方式比较落后,难以保障质量;

第三,采购单位由于利益驱动,容易做手脚,如染色、增重。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品种、种植和加工生产等环节上下功夫。寿仙谷药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探索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仿野生有机栽培和全产业链模式,自主培育了铁皮石斛、灵芝等名贵中药材优良品种,包括仙斛1号、仙斛2号、仙芝1号等,其采用有机产品与GAP相结合的仿野生栽培方式,以及现代化规范的加工,有效确保了中药材产品的品质。

据了解,目前寿仙谷药业建立的4800多亩中药材标准化出口基地,先后通过了国家中药材种植的GAP标准、中国有机产品和欧盟国际有机认证,在生产环节还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和有效。

自2009年开始,寿仙谷着手开拓全国市场,凭借自身的基地优势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以铁皮石斛、灵芝等药材为主要原料,开发的破壁灵芝孢子粉、铁皮枫斗灵芝浸膏、铁皮枫斗颗粒等系列产品,已经走进了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方回春堂,上海蔡同德、雷允上,北京同仁堂、白塔寺药店,南京同仁堂等多家百年老字号,在国内形成长三角为中心,京津为支撑,珠三角为后备的市场布局,并在香港、澳门等地区拓展市场建立自有品牌店;同时寿仙谷药业也积极拓展到海外市场,同德国、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本报通讯员钱冰冰

相关热词搜索:怎样才能 保证 中药材

上一篇:七部委要求建立药企质量信用体系 加强药品广告监管
下一篇:前三季度,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98%,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