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顶风作案” 保健品监管沉没
2013-01-07 09:52:47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碧生源常润茶,不要太瘦哦!”这句耳熟能详的台词如今已充斥在大街小巷。然而,在充满诱惑力的广告背后,却是多次违规“顶风作案”的现实。
近日,《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发现,碧生源常润茶的功能仅为改善便秘;而在广告中,口臭、色斑、痤疮甚至失眠健忘等,都纳入了疗效范围。不仅如此,其主要成分番泻叶,在医学专家看来更是需严格控制使用的“泻药”。
不实广告
其实,碧生源广告的问题,早已有监管部门介入。追溯到碧生源公司上市前的三年,其广告违规23次。该产品广告还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夸大保健功效等原因,上过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榜”, 2007年至2009年,仅在广东一地,碧生源就接到了19份公开警告。虽然广告多次违规,处罚却似乎轻描淡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处罚多为警告、停售或撤销批文;毛毛雨般的经济处罚、范围有限的舆论批评,对违规行为的行政与舆论监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碧生源“骄傲”的资本。
记者了解到,仅2011年,碧生源常润茶的销量就高达13.7亿袋,相当于给每个中国人的肠子“洗了一次澡”。而这样高销量的背后,则是碧生源将年销售总额的30%、多达近两亿元的资金,用于夸张、不实的广告宣传的辛勤灌溉。2009年,碧生源的广告成本占营业额的30.4%,2010年是28.6%,2011年上半年为32.3%。相比高昂的广告成本,碧生源的原材料成本低得可怜。2009年,碧生源的原材料成本占营业额的3.1%,2010年是3.4%,2011年上半年为1.8%。
记者总结了一下,目前碧生源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碧生源产品广告被指违规屡禁不绝;二是碧生源其主要成分番泻叶再度被提及,被指“泻药”,在医学上应该严格控制使用;三是被指19份公开警告经济处罚太轻,媒体称目前这种行政与舆论监督似乎成“沉没的监督”。那么,我国目前严格的广告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信息提供核查等制度,层层把关却未形成有效制约,令人深思。碧生源问题也是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混乱、监管乏力现状的缩影。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7)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