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麦杰科技不缺钱IPO 再次冲关前景黯淡依旧
2013-01-28 22:13:43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7月6日,上海麦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杰科技")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招股书(申报稿)。根据监管部门的反馈资料,麦杰科技2009年底首次IPO被否主要是其财务硬伤,公司资产负债比例较低,对财务杠杆的运用不足,因...

        7月6日,上海麦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杰科技")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招股书(申报稿)。根据监管部门的反馈资料,麦杰科技2009年底首次IPO被否主要是其财务硬伤,公司资产负债比例较低,对财务杠杆的运用不足,因此存在融资必要性不足的问题。二次冲刺上市,麦杰科技带着历史税务问题将保荐人第一创业证券更换为东海证券,然而,麦杰科技首次折戟IPO的问题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最新招股书显示,最新招股书显示,2009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口径)为8.71%,2010年为12.98%,2011年更是降低至7.66%。相关人士表示,麦杰科技在公司的财务杠杆运用上依然存在很大瑕疵,也就是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是十分缺钱,完全可以通过抵押或银行贷款的形式筹集资金,确实没有融资的必要。麦杰科技存上市"圈钱"的嫌疑。坏事成双,与公司资产负债率极低相伴随的是,麦杰科技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此外,公司涉嫌隐瞒财务报表真相,招股书无法解释麦杰科技子公司因获高新认定而获得的1101万税收减免与补助资金走向。再次"带伤"叩关的麦杰科技或存再次A股"黯然而归"的风险。

        资产负债率偏低

        2009年年底,麦杰科技首度披露招股书(申报稿),但是随后被监管层否决,闯关创业板失败。而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被否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财务硬伤。

        从公司2009年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来看,截至2009年9月30日,麦杰科技经计算的资产负债比例仅为13.07%(母公司口径),而且从2006年至2008年,这一数据则一直是呈下降趋势的,依次为:64.04%、28.91%和8.08%。

        既然资产负债率如此之低,公司对财务杠杆的运用有不足之嫌,有曾研读过多家上会公司IPO初审报告的财务人士称,此前曾出现过资产负债比例27%,并因此被视为融资必要性不足的案例。

        之后的这一次闯关,麦杰科技将之前的保荐人第一创业证券更换为东海证券,再度披露招股书拟闯关创业板上市。而本报记者对比前后两份招股书发现,麦杰科技在两年半后这一问题似乎并未改变。最新招股书显示,2009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口径)为8.71%,2010年为12.98%,2011年更是降低至7.66%。

        有投行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负债率长期徘徊在10%左右,甚至低到7%,说明公司的财务杠杆运用存在很大瑕疵,也说明公司从某种程度上将并不是十分缺钱。上市是为了让公司能够通过市场来融资谋求更好的发展,如果本身财务杠杆都并未运用好,很容易被监管层理解成"圈钱"。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与公司资产负债率极低相伴随的是,麦杰科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这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十分不可理解,如果说资产负债率偏低说明公司管理层偏谨慎的话,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又比较难解释。

        麦杰科技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2009年~2011年总资产分别为6711.88万元、10177.4万元和11939.87万元,而同期应收账款数额分别为3395.32万元、4995.1万元和6062.41万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达到了50.58%、49.08%和50.77%。

        对此,麦杰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均在73%以上,且应收账款的客户主要为国有电力企业,通过系统集成商、经销商开展的业务最终用户也是国有大中型电力、钢铁、石油、化工企业,上述客户一般资金实力较强,信用良好,资金回收有保障,但是仍未缓释其对现金流的负面影响。

        对此,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在监管层看来就是管理层的经营能力直接反应指标。在自身财务杠杆运用有限的情况下,上市之后很容易出现手握大量资金而发展有限的现象,这将使得其闯关之路存在诸多悬念。

相关热词搜索:麦杰 科技 不缺

上一篇:涉嫌利润操纵 华虹计通上市不足月业绩即变脸
下一篇:天音控股上市十年首亏 传统渠道商前途堪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