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奶粉质量问题频发管理存漏洞 消费者或集体抵制
2013-07-08 14:21:12 来源:华声在线 评论:0 点击:
作为国产奶粉的代表,圣元奶粉在经历“性早熟”事件的冲击后,似乎并未吸取此前的教训,质量问题不但没有提高,相反致死门、异物门等问题仍在依旧上演,除此之外,在宣传经营上,圣元还动起了“造假删稿、强行推销”的歪脑筋。而企业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也让消费者对其奶粉仅存的一点信任也磨灭殆尽。
质量问题仍依旧上演
此前,《健康时报》曾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而随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后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的奶粉,他们怀疑孩子的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并认为奶粉中的激素含量高才导致婴儿出现上述症状。
事发后,圣元公司极力撇清自身奶粉与婴儿“性早熟”相关,但由此引发的争议却甚嚣尘上,
然而,在喧嚣了十几天后,卫生部“湖北3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没有关联”的调查结果让圣元得以最终“漂白”。尽管卫生部方面以检测结果为此事画上了句号,但侥幸逃过一劫的圣元似乎“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仅没有吸取此前的教训,类似的质量问题反而出现的更加频繁。
不久前,江西都昌县西源乡庙下村两名不到半岁的婴幼儿因疑似食用圣元优博奶粉出现抽搐、腹泻症状,其中一名男婴不治身亡,另一名女婴在送往都昌县妇幼保健院后病情危急,随即被送往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治疗后获救。尽管事件最终未能证明婴儿死亡直接与食用圣元奶粉有关,但该事件还是再一次挫伤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质量的信心。
除了“大错”不断外,圣元奶粉也是“小错”更是时有发生。家住白云区的饶小姐在小乖乖婴儿用品商店购买了一罐价值288元的圣元优博奶粉,此前她也曾在该店买过奶粉,从未出现问题。饶小姐买回奶粉后,当即将一勺奶粉倒入杯中准备给宝宝喝,但开水倒入约5分钟后,杯子的底部出现了不明的黑色粒状物。饶小姐以为买到了过期奶粉,但她查看奶粉罐时,却发现罐底上标注的保质期为2011年12月9日至2013年的12月8日,当时并未过期。
同样,河南安阳滑县的何女士在给孩子喂奶时发现奶瓶里出现一只肉虫,事情发生后,何女士先后找了几次奶粉生产厂家协调都未果。事情发生后,何女士一直和圣元奶粉的厂家投诉交涉,厂家也提出了赔偿三袋奶粉的意见,但被何女士拒绝:“厂家一直都不承认是奶粉有问题,我们要求把买的一箱奶粉换掉,并按照一箱的奶粉的价格三倍赔偿,他们不同意,之后就不再联系了。”
被疑仿造媒体公章删负面稿
除了质量问题饱受诟病外,圣元公司在经营上似乎也是“小动作”不断。此前东方早报刊登了《54名问题奶粉受害者起诉圣元》一文。该文报道了54名圣元三聚氰胺奶粉受害者向青岛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圣元公司赔偿一事。随后,一些网站收到署名为“早报编辑部”的“至媒体声明”,要求撤下其转载的上述稿件。
但时候证明,东方早报从未发出相关的函件,这一声明完全属于假冒。声明是有人以“东方早报编辑部”的名义向其发出撤稿声明,要求删除不利于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的相关稿件。
据悉该声明中在文字和部门架构上多次出现错误。经查已造成33家媒体撤稿,其中包括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有第一食品网、中国消费网等行业网站。对于此次假借媒体名义要求撤销不利于一些公司的稿件行为,华商网报道,说,据业内人士推测,这很可能是公关公司为了删除对其客户形象有影响的信息采取的一种恶劣手段。
圣元奶粉涉嫌违规营销
除此之外,圣元还被曝光涉嫌违规推销奶粉。王先生的妻子在山东烟台市莱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产房住院生产,喜得贵子的王先生在高兴之余,也遇到一件奇怪的事情。“住院前,我们买了圣元奶粉。但就在妻子生完孩子后,有护士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买的这种奶粉对婴儿的消化不太好。食用后,婴儿的粪便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推荐食用她们的这种奶粉。”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听从了护士的建议,并交钱购买了奶粉。据了解与王先生有类似经历的家属不在少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属告诉记者,产科内不同的护士推荐的婴儿奶粉不相同,“可能是护士代言的品牌不同”。随后,记者来到振华量贩超市和几家母婴用品店,都没有发现医院推荐的婴儿奶粉以及产妇食用的大豆粉。对于医院有护士推荐婴儿奶粉以及产妇食用的大豆粉这种情况,不少家属表示还是第一次遇到,“之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以前朋友在其他医院也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一名家属说。前段时间刚生完孩子的刘女士说:“医院又不是母婴用品店,怎么可能有奶粉出售?”
王先生还告诉记者:“护士说我买的奶粉不好,我就去了妻子生产前购买奶粉的母婴用品店。还没等我说完,店主就称他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并询问我是不是在莱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住的院。”店主还透露说,销售奶粉的护士基本都有提成,都说自家的品牌最好。
拖欠经销商百万经销款
除了上述的问题,圣元公司对待经销商也是缺乏诚信,据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圣元奶粉经销商陈铭投诉称,圣元奶粉公司自2007年始至今已拖欠其84.3117万元经销款,陈铭的兄弟陈伟也是圣元奶粉攸县经销商,被拖欠经销款90.3936万元。
陈铭提供的一份由圣元奶粉公司出具的《2012年10月湖南分公司茶陵城市经销商历史超预算投入费用对账单》显示,截止2009年3月31日,圣元公司未核销费用为18.4956万元,明细包括买赠、路演费、陈列及返利、工资。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圣元奶粉公司前期未核销费用为34.0292万元,其中圣元公司吴总已审核其中20万元。费用明细为买赠、返利等。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圣元奶粉公司前期未核销费用28.3315万元。过期产品处理费11.4554万元。上述费用共计92.3117万元,圣元奶粉公司已还款8万元。该对账单显示,截止2012年8月31日,圣元奶粉公司前期未核销费用为84.3117万元。此外,陈铭的兄弟陈伟被拖欠经销款90.3936万元。
据了解,圣元奶粉公司每年都会制定营销预算方案,由圣元奶粉公司销售人员制定实施方案,经销商垫付资金。陈铭称圣元奶粉公司已支付预算内的经销费用,但超预算的费用,圣元奶粉公司一直未支付,多年累计已达百万元。“每次问他们要钱时,他们都说在审核,就是没有结果”。
消费者或集体抵制
在如今国内的乳品市场上,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是,接连遭到重创的中国奶粉品牌,已经到了“真没问题,很多人也不敢让自己孩子吃”的地步。当做真货也没人买,说真话也没人信时,当公信力的丧失造成整个产业的巨大损失时,包括圣元在内的多家行走在“问题”边缘的乳品企业,恐怕难辞其咎。众所周知,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之根。质量安全是一道不容有任何疏漏的防线。我们看到,处在“激素门”、“异物门”、“公关门”等连番困扰中的“圣元”奶粉,在历次事件中一直坚称自己的奶粉没有问题。或许,圣元厂家一方认为,对比起“大头宝宝”、“三聚氰胺”的责任厂家,圣元的系列事件算不得什么大事,然而,当一件又一件事实证明,你的原料有问题,工序有问题,广告有问题,标准有问题,辩解、检验也可能有问题,那么人们凭什么还相信,你的产品会没用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国产奶粉的代表,圣元这样的品牌更有责任守护好行业和企业自身公信力的这道防线。反之,厂家如果一味的为了自身利益而弄虚作假,讳疾忌医,以次充好,那么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无疑将会磨灭掉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仅存的一点信任。而企业自身也将遭到消费者的集体抵制。
网友“咪丝特高”就说:产品名称圣元,优博奶粉,1―3三岁儿童适用,生产日期是2009年份的过质期限是2010年,今天是2013年6月25日,过保质期三年还能继续的卖,我看到的不是一袋,而是很多,如果我自己的baby食用了会怎么样我真的不敢想象。
网友“今天再注册”称:“2011年我老婆怀孕,岳父买了一罐圣元孕妇奶粉,价钱貌似190元左右,每罐还附送了100g的一小袋,另外还有送一顶红色的婴儿帽,上面有圣元标志。当时让老婆喝罐子里面的奶粉,我就冲一点小袋子里的喝,没想到喝第一杯后就拉肚子,我老婆喝罐装的没事,看了罐子上日期还在保质期内。另外也怀疑自己是否吃了别的东西导致拉肚子。然后第二天再喝一杯还是有问题,停喝以后就好。之后我丈母娘也冲1杯小袋里的喝,结果也拉肚子,看来奶粉真有问题。接下来就再没有让我老婆喝罐子里的奶粉了。真实案例,现在那顶帽子还在家。想来非常害怕,要是有的孕妇喝了那种袋装的拉肚子了怎么办?生小孩后买奶粉根本不考虑国产的了,伤不起啊!”
而“牡丹小美人”在看到圣元奶粉质量问题频出后发出这样感慨:“国内生产的奶粉不能喝啊,真是受不了,即便是进口奶源,也不放心。”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