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罗氏药品15年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2012-07-25 22:53:49   来源:腾讯健康   评论:0 点击:

据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上述死亡或不良反应报告是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在对罗氏总部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的,这些报告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5年间,1.5万人可能服用其药物而死亡,6.5万人因服用其药物后可能存在副作用。

  日前,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因隐瞒致死或副作用报告而被英国监管部门紧急调查。据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上述死亡或不良反应报告是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在对罗氏总部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的,这些报告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5年间,1.5万人可能服用其药物而死亡,6.5万人因服用其药物后可能存在副作用。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罗氏制药在国人眼里并不陌生,说起一些常见药名,或许大家都耳熟能详。 上海 商报官方微博就指出:“阿瓦斯汀、赫赛汀、特罗凯、美罗华、派罗欣这5种药在中国广泛使用。”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而这次事件给大家带来的更多是用药安全的担忧。事实上,博主“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就说:“全球死亡病人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安全用药;在家里发生的儿童中毒事件中,近50%为误服药品,药品置于儿童可以拿到之处是发生儿童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针对安全用药,不少网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博主“Anny”就说:“希望医药企业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提供安全用药建议,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提示,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究竟生病时,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品?说明书应该怎么读?用药时要注意什么?新药贵药就一定好吗?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存在着许多用药误区,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一.对症下药,切忌自作主张。

  最近网上流行一份“90后妈妈的爱心药箱”,虽然备受网友推崇,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许华说,这里面有很多用药不当的地方。首先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况且仅是同一种药物,又有许多种类,比如止痛药,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孔令义就说:“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二. 说明书,你会读吗?

  可别小瞧这张小小的说明书,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对它不理不睬,“治病”的药反而可能“致病”,甚至会要了你的命。你若善于利用,它能帮你获得更好的疗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陈吉生表示:阅读药品说明书,主要分以下几步:

  适应征:在购买非处方药时尤其重要,你要根据说明书指出的适应证,对照自己的症状选药。比如说同样是止咳糖浆,有的是针对风热咳嗽,有的是针对风寒咳嗽,如果你无法分辨,最好咨询药师。

  2、禁用、忌用和慎用:禁用是指药物会使某些病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故禁止使用;忌用是指某些药品对某些个体差异较大的病人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故没有足够把握,应避免使用;慎用是指谨慎使用,能不用就不用,主要是对某些特殊的人群如小儿、老人、孕妇或肝肾功能不全者提出的用药警告。

  3、有效期、保质期或失效期:刚刚从医院或药店买回的药品一般不存在过期的问题,这一问题多出在家庭小药箱上。许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备些常用药,一段时间不用,就有过期的危险。有些药物打开了口,即使没有过期,却能看到颜色、状态不对劲(比如有沉淀物),最好也不要服用。

  4、用法及用量:说明书上的药品量通常指成人剂量,儿童剂量则要根据年龄或体重计算。药物用量常注明一日几次,每次多少量。

  5、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不良反应列得条目多的,不代表这种药毒副作用大。一般来说,不良反应列举得比较详细的药物,在前期临床研究时已经对其性质了解得比较透彻,是件好事。一般情况下,出现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因人而异,只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就不必过分担心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

  三、用药期间,切忌“为所欲为”

  复旦大学药学院李端教授表示:服药期间的禁忌有很多,比如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时应禁止饮酒;而服用胃药期间必须禁食辛辣食物,否则会降低药效;应用保肝药物时应同时予以低蛋白饮食;使用激素类药物时,人体免疫力低下,建议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等等。

  贪图新药贵药:多此一举

  首先让我们明确所谓“新药”的概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说:现在其实真正从药理学角度上的新药很少,绝大多数新药是对于旧药的改头换面和仿制。而药品价格因素取决于许多方面,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影响价格的因素大多不在于药效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日渐昂贵与滥用的抗菌药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吴安华主任医师分析指出:目前,滥用抗生素直接而非常危险的后果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位如果生病感染了某种超级耐药菌,将无药可用,最终面临死亡。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超级耐药菌,由此引起的感染,治疗难度非常大。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还在于给用药的患者增加了发生药物损害甚至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对患者本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OTC:是药三分毒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表示:使用OTC时,应根据病情应用,杜绝盲目以大剂、重剂治疗的不良倾向。同时,欲购非处方药,一定要到悬挂全国统一的红十字灯箱、店内悬挂《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正规药店购买药品。要找店内有药师证的营业员咨询购买 什么药好。同时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要建立买药记录本,将用药后有无过敏反应以及使用方法和疗效如何作详细记录,以备为今后购药提供参考依据。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为何罗氏时隔15年后被曝光?

  制药公司之所以隐瞒不良反应的报告,大多数的原因是急于收回昂贵的新药研制成本。因为只有推广得越大,有越多病人使用,新药才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罗氏公司此次事件在1997年就初露端倪,但是在今年才被全面查处。这次隐瞒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国外的制药公司一般都会主动地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而非自主隐瞒。所以国外的不良反应监管机制可能存在较为松散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此次隐瞒没有及时被发现的原因。

 

  

罗氏药品致死1.5万 帮你找药用对它

相关热词搜索:罗氏药品 致死

上一篇:小心吃蛋黄派成为酒驾的罪魁祸首
下一篇:中国调查法国OUTLINE&EVOLUTION可注射合成凝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