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宏观经济数据与闰年效应
2013-04-24 08:59:59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7.7%,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低于市场预期,大家期待中的经济复苏全无迹象。从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2.4%,较2012年全年14.3%的增速大幅下降。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9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7.7%,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低于市场预期,大家期待中的经济复苏“全无迹象”。从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2.4%,较2012年全年14.3%的增速大幅下降。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9.5%,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受数据影响,股市当天大跌,上证指数应声跌破2200点。数据公布后,有诸多专家解释了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各家研究机构根据新的数据开始新一轮的预测调整。

  今天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对数据的解读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和投资者投资决策,当然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宏观政策调整也相当程度依靠最新的经济数据,所以数据尽量客观准确是及其重要的,但是对数据的正确解读也许是同样重要的。笔者注意到,有一个可能影响数据的因素鲜被提及——闰年效应:去年一季度有91天,今年只有90天,短短一天的差距,相当于少了1.1%的时间,却足以大大影响许多数据的对比,甚至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举例来说,今年一季度我国GDP总值为118855亿元,去年一季度是108486亿元,CPI2.4%,GDP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是7.7%,反推计算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为101.73。如果把今年一季度的GDP换算成91天,额外增长1天的日均GDP,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就可以达到8.9%,比实际的7.7%高出1.2个百分点。如果是8.9%的同比增幅的话,恐怕结论要换成经济继续强劲复苏了,同样去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如果考虑闰年效应调整计算的话,只有6.9%,也就是说去年一季度的经济下滑实际上比数据显示的要严重。

  同样考虑闰年效应,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的表现如何呢?官方公布的一季度工业增加值(9.5%)与消费品零售总额(12.4%)的增长,经闰年调整后,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比官方公布高出1.2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13.65%,也比官方公布高出1.2个百分点,所以闰年效应的存在也许让股市“误读”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闰年效应并非新事物,对于闰年经济效应海外也有报道提出过。美国经济核算局存档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现20个闰年中有15个闰年的GDP超过年均增长率,GDP低于平均增长率的年份只有5年。中国的情况按笔者统计,从1996年至今,除2005年外,闰年后次年的GDP同比增速均低于前一年,可见GDP增速的闰年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相比对年度数据的影响,闰年效应对季度经济数据的对比甚至月度经济数据对比造成的影响更要大得多,以至于如果不加以矫正将导致对数据的错误解读。

  因为闰年效应的存在,官方公布的闰年一季度数据常常会较大高估经济增速,相应次年又会较大低估经济增速,从而甚至可能导致对经济形势的误判。比如2009年一季度,因为闰年效应低估GDP增速1.2个百分点,可能导致对经济回升的认识不足,经济刺激政策如果继续加码,就可能导致经济过热。


相关热词搜索:宏观经济 数据 闰年

上一篇:国资委:今年央企利润增长须超一成
下一篇:工信部:微信收费由市场决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