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质量发展助推经济转型
2012-11-11 23:01:39   来源:江西日报   评论:0 点击:

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经济总量实现四年翻番,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实现三年翻番……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江西经济社会快速发...

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经济总量实现四年翻番,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实现三年翻番……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江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江西质监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5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坚持以“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为质监工作第一要义,深入推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扎实履职确保质量安全,超前谋划夯实技术基础,突出主题服务经济社会,质量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效推动了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

“企业满意、群众满意、省委满意”,这是省委书记苏荣给予江西质监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质量兴省深入实施

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过去的5年,是江西质监成就显著的5年。2010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2011年1月,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动员大会,全面推进质量兴省工作。全省上下积极推进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县(市、区)和质量兴园工作,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6月8日,《江西省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正式出台,我省成为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印发后全国第一个颁布省级质量发展纲要的省份。《江西省质量发展纲要》的出台,是我省深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一个重要成果,为我省未来5至10年质量事业发展规划了蓝图,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江西制造”竞争力不断提升。我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由1999年的71.57上升至2011年的81.74,列全国第十六位。2011年,重新启动并认定江西名牌产品;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9个,江西名牌产品194个,自主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2011年,全省产品质量省级定期监督检验抽样合格率达90.4%,高出全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2.9个百分点。

质量兴省工作全面开展。近日,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同意设立“井冈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并将于近期全面启动评选工作。2010年启动质量兴省工作以来,全省各地广泛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都开展了质量兴市工作,9个设区市设立了市长质量奖,10个设区市开展了质量状况分析工作;92个县(市、区)开展了质量兴县(市、区)工作,46个设立了质量奖,6个开展了质量奖评选工作,70个开展了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全省71个工业园区开展了质量兴园工作。

“两大安全”态势平稳

质量安全保障有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质监系统切实加强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两大安全”态势平稳,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全省质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把原辅料、生产过程、出厂检验“三关”,建立食品生产安全电子监管档案,进一步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目录、食品抽检、食品召回等日常监管制度;每年对高风险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督查。2011年,与泛珠区域九省(市、区)质监局签署了《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合作协议》,整合资源,加强监管,确保了食品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2011年我省出台《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不断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标准化和监察检验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着力治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重点抓好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和以气瓶充装、电梯维保、起重机械为重点的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全面启动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强化应急管理。

目前,全省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性制假问题和重大产品质量案件得到有效防范。在全省特种设备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未发生重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万台死亡率、万台事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技术基础不断夯实

支撑江西经济转型升级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质监系统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推进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基础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标准化体系日趋完善。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并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标准化工作会议,标准化工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几年来,全省质监系统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80项,制定江西省地方标准685项,市、县农业规范标准800余项,进一步完善了我省的标准化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实施了第七批国家级和第五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0个。在旅游、交通运输、物流、美容美发等领域开展了标准化工作,12个项目分别获批成为国家级和省级服务业试点项目。

计量与认证认可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计量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意见》,计量工作得到强力推动。几年来,全省质监系统依法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50余万台(件),定量包装商品平均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全省自愿性认证证书总数达7568张,列全国第19位,通过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总数达905家,在全国排名靠前。

质监科技跨越发展。为服务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全省质监系统大力推进“科技兴检”战略。2008年以来,我省新建或筹建了钨与稀土、塔架、羽绒、铜及铜产品、光伏等5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目前总数达8个。江西省质监检测基地获省政府立项,并全面开工建设,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凝心聚力谋发展

推动质监事业实现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是江西质监事业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2012年,省政府又出台了《江西省质量发展纲要》,不仅明确了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目标,而且提出了质量强省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实现由质量兴省向质量强省过渡,为我省质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质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质量发展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振奋精神,改革创新,务实工作,推动质监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造知名品牌,带动质量提升。着眼于未来发展和提升“江西制造”的地位形象,突出江西特色产业、传统产品及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全面推动江西质量提升。

完善标准体系,服务质量提升。紧扣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着眼于抢占发展制高点,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减排,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拓展标准化工作领域,推进社会管理领域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城市规划、行政服务等社会管理领域标准化工作,使标准化工作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更好地服务质量提升。

规范执法打假,保障质量提升。落实打假责任,规范执法行为,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及老百姓关心、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开展综合治理,严查彻办质量违法案件,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加大涉及公共安全的电梯、大型游乐场所、客运索道、气瓶、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治,严肃惩处制假违法分子、不负责任的企业,确保质量安全。

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詠

相关热词搜索:质量 发展 助推

上一篇:吉林省积极推进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设
下一篇:四川广元玉米质量好于前期 到站价格维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