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卜蜂莲花上半年业绩预警现亏损 未来几年或将被卖掉
2013-01-28 22:09:14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反观卜蜂莲花,近年来业绩愈发差强人意。2011年,其全年在华新开门店数量仅为4家,却同时关闭3家已有门店,年内净开店数仅为1家,在华总门店数不足80家;全年纯利2381万元人民币,下跌幅度高达93%。在中国连锁经营...

        反观卜蜂莲花,近年来业绩愈发差强人意。2011年,其全年在华新开门店数量仅为4家,却同时关闭3家已有门店,年内净开店数仅为1家,在华总门店数不足80家;全年纯利2381万元人民币,下跌幅度高达93%。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1中国连锁百强排名中,其第52名的排位已表明,无论门店数量或是销售规模,卜蜂莲花早已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巨头拉开了差距。

        前路坎坷

        比起当下的不幸,卜蜂莲花的前景或许更为不幸。

        "我不看好卜蜂莲花的前景,不管是转型到哪个领域,企业的经营团队和经营思路不能得到解决,企业很难发生根本性逆转。"在李维华看来,卜蜂莲花在华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离不开人的问题,离不开管理的问题。

        据熟知卜蜂莲花管理层的一位业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早在多年前,其便曾为卜蜂莲花提出多项建议,以应对当时的市场环境,无奈"这个企业很奇怪,他们听不进别人的话。"

        事实上,卜蜂莲花的内部关系甚为复杂。决策层中,绝大部分为谢氏家族成员,经营层中,除家族成员外,还包括来自中国台湾、上海及美国等地的管理者。彼此经营零售业务的战略和思路不同,各个派系隐约存在,管理层及整个政策制度长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

        而无论如何变动,沃尔玛基因带来的各种正面与负面影响,始终在卜蜂莲花内部发酵着。

        事实上,早在1995年,卜蜂莲花就在沃尔玛和正大集团的联手下,被成功引入中国。在当时,从软件到硬件,卜蜂莲花全部采用的是沃尔玛模式,并在派出高管到美国沃尔玛总部学习一年后,才正式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当时还称为易初莲花的店面。

        尽管卜蜂莲花在华第一家门店即将开业之际,便因与沃尔玛拥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及同样强势的行事风格等多方因素与其分道扬镳,但卜蜂莲花多年来始终没有斩断与沃尔玛的情谊。入华十余年来,已有包括原沃尔玛执行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COO)的Jim Haworth、原沃尔玛运营高层Terry Pharr和Philip Murphy等在内的多名沃尔玛高层跳槽到卜蜂莲花任职。这一次,轮到了陈耀昌。

        今年初,被疑因沃尔玛重庆"猪肉门"事件引咎辞职的沃尔玛中国区CEO陈耀昌,空降卜蜂莲花任CEO,欲带领卜蜂莲花打响在华翻身仗。尽管陈耀昌在沃尔玛便已彰显出了拓展魄力,其在任期间,沃尔玛每年开店速度远远超越竞争对手家乐福。然而,其在沃尔玛却仍旧是个毁誉参半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陈耀昌是个跑马圈地的"铁腕"人物,这无疑会更为加重卜蜂莲花内部两股势力的碰撞。

        "卜蜂莲花和沃尔玛两种目前并不匹配的风格在卜蜂莲花内部并行,是卜蜂莲花这个企业最大的问题之一。"在刘晖看来,一个是隶属东南亚体系,拥有独特企业文化的泰资企业,一个是纯正美式文化的美资企业,双方多多少少会在管理体系、管理条件和管理风格上不相匹配。

        如果说此前的沃尔玛像牛,走得慢而稳,家乐福像马,快速跑马圈地,那么如今的卜蜂莲花就好比一个牛头马身的企业。"一个很缓慢的、愿意以缓慢发展模式为核心的团队却需要尽快完成扭亏为盈,尽快完成业绩的增长,怎么能做到呢?很多东西都是照搬沃尔玛,但是根本不能落实,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卜蜂莲花的问题依旧很大。"刘晖不无感慨,在未来的竞争中,当同行将不得不面对行业竞争的挑战时,卜蜂莲花亦将接受来自自身战略性的考验。

        "几年之内,卜蜂莲花必会将自己卖掉。或许是直接卖掉,或者是战略合并,总之靠自己是走不下去的。"刘晖向新金融记者独家透露,华润集团,这一国有连锁企业对其实行并购的可能性或最大。而这或许也是卜蜂莲花最好的结果。

        大卖场没落

        眼下的困局,不仅是卜蜂莲花之困,也是大卖场业态之困,亦是外资零售企业之困。

        截至目前,卜蜂莲花在华拥有74家门店,其中主打业态大卖场68家。从某种程度来说,从卜蜂莲花糟糕的背后,可以看出大卖场业态的瓶颈。

        "倘若继续大卖场扩张,单店至少需要2万-3万种商品陈列,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人工在200-300个,但消费者常购的品种不过5000-8000种,在租金、人工、水电成本暴涨的背景下,大卖场的综合利润已下跌到5%-8%,并且一二线城市的大卖场布局已基本落定,几无地盘可扩。再加上监管政策步步收紧,以往通过进场费、上架费等杂项"创收"的模式也难以为继。"楚睿商业咨询公司CEO黄文杰认为,"大卖场时代"行将结束,零售商要想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回归赚取交易差价的商业本质。

        从规模上来看,目前国内零售企业主要包括大卖场、综合超市、标准超市等几大类型。其中大卖场面积在10000平方米左右,SKU(保存库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单位)在10000-20000之间,又被称为"万货全",或者"一站式购物",约2.5公里辐射范围;所谓综合超市,理论上不应该超过5000平方米,SKU要比大卖场少一些,约在6000个品种以下,部分甚至控制在5000品种以下,但是生鲜、食品、百货都有,消费者可在30分钟内到达;标准超市则在1000平方米左右,主要是以一小部分生鲜和食品为主,包括一些日常用品,用以满足消费者日常购物需求,在步行15分钟范围之内。

相关热词搜索:莲花 上半年 业绩

上一篇:业绩下滑 负面不断 祝义材离职雨润引发猜想
下一篇:沈阳机床现50亿元资金缺口 公司独立性存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