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黑记者"放言怕曝光拿钱来
2013-02-21 18:20:20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李德勇
到开发区问“征地手续”,到企业问“环境保护”,到乡政府问“农民负担”,以曝光要挟,“黑记者”大肆敲竹杠。
应聘记者当天就上岗
不久前,连云港市的蔡先生从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之后应聘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很是不错:每天各地转转,不用干活,但是有吃有喝,而且还有钱拿。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
蔡先生从网上看到的招聘启事说,招聘记者助理,国家正规报纸,驻连云港工作站,事业单位,主要负责采访农民投诉的负面报道,而且一年后还可以推荐到北京工作。蔡先生立刻报了名,并被录取了,接着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七八个人坐着两辆车浩浩荡荡出发,到了被采访单位门口,一个叫李德勇的人给他们发记者证,并且教他们进去以后怎么说。大家都称李德勇为李主任。
李主任通常带人在江苏、山东、浙江一带活动,每到一地都会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比如到了开发区,问征地手续问题,到了企业问环境保护问题,到了乡镇政府就问农民负担问题,如果对方给钱稿子就不登报。
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发去电子邮件,第二天便接到面试通知。来到连云港才发现,这个所谓国家正规报纸工作站就设在一个普通居民楼里。
李德勇自称是这里的负责人。只简单几句话记者就通过了面试。记者问李主任,这到底是哪一家媒体?李主任说有《经济与法》、《中国新农村》、《农村青年》。
这个号称多家国家级报社的综合记者站,不过就是小小一套单元房,屋内没见什么工作人员,只是屋外停着两辆摆着新闻采访标志牌的汽车。
采访“收尾”就是“收钱”
第二天天还没亮,记者就接到了李主任的电话:集合,随队出发,目标苏南某开发区。去的路上李主任向记者透了一点底。
原来这次要去的是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征地手续有可能不全,上个月已经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今天是去收尾。既然采访完了还要收什么尾?4小时后目的地到了,两位企业老板模样的人迎过来了,记者以为会直奔企业采访,可双方却寒暄着进了一家酒楼。
饭桌上李主任只字未提采访的事,倒是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还时不时夹杂讲一些意味深长的话,暗示对方拿钱。用餐完毕老板也是心知肚明,借口说有私事要和主任谈,示意记者和司机回避一下。可两个人在门外没等几分钟李主任就出来了,他和司机交代了几句转身下了楼,记者向司机打听李主任是什么意思。
原来这收尾就是收钱的意思,李主任要3万,对方只答应给1万,而李主任让司机再去侃价。
此时李主任在楼下正通过电话与什么人交换着信息,他得知上次有媒体来这家企业一举拿走了8万,这一次他的目标起码是2万。
记者和李主任坐在车里等着司机,看得出这位主任有点急,不停地开关车门,终于他忍不住拿出手机给屋内的司机做起了场外指导,直到对方答应支付15000元。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也不枉此行,他决定收兵。在返回连云港的途中,记者问为何一定要让司机去谈钱呢。他说报社规定新闻记者管采访,不能拿现金;经营工作人员管经营,可以拿。
莫须有投诉镇领导请客送礼
看来李主任把采访当成了一种生意来经营,而经营又以采访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得手了他就躲在屋里数钱,事儿发了那就以所谓的“新闻记者管采访、工作人员管经营”之类的说辞来搪塞。这也就是李主任大量招聘外来人员的用意:替他要钱;同时,让新人陪着去,按人头算可以多拿钱,但敲诈来的钱却都落进了李主任一个人的腰包。
从苏南回来没几天,李主任又叫上记者,连同他的儿子和司机一行四人又要外出采访,这一次没有明确的任务。
车子驶出连云港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李主任示意司机,在前方某乡镇的政府大院停车。他对镇上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报社的,当地农民反映占地问题比较多,所以过来看看。
过了20分钟,一位副镇长急匆匆赶来。先是安排吃午饭,吃完饭又向李主任要车钥匙,李主任心领神会,照着做了。走出餐厅时两名工作人员正将四个纸箱装上车,平均正好一人一箱,李主任下令开车。而车刚刚开出镇子他便命令停车,原来他急不可待地要搞清楚纸箱里装的是什么东西,看完之后他显然有些失望。
原来四个纸箱里全部是当地产的白酒,也值不了多少钱,可即便是这样李主任还是让人把酒全部搬回他自己家,其余三个人也就顶了个名。
“记者”侃价如同市场买菜
记者在这位李主任身边观察多日,发现李德勇不仅自己出去敛财,还指挥其他人出去敛财。有一次李德勇派前妻的侄子小刘跑了趟山东,指派记者也一同前往。小刘的笔记本上是李德勇写的采访指南,按照这份采访指南的安排,这次山东之行的第一站是一家食品厂。进入厂子之前,按照李德勇的指示,小刘先在厂区周围拍了些照片,厂办刘主任出来接待,小刘说老百姓反映这里有乱排污的情况。
刘主任见对方说起环保的事,并不紧张,二话没说直接打电话让助手送来了1000元钱让小刘收下。小刘说每个人一千,最少三千。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这时李德勇的侄子拿出手机向李德勇请示,得到的答复是3000,不成就2000。
刘主任只答应再加500元,见实在诈不出更多,小刘只好拿着1500元离开食品厂,所谓排污问题再也没提。第二天他们又来到一家正在建设的汽车城,李德勇的侄子故伎重演,拍完照片便找到管理部门,又是一番讨价还价后,拿走了3000元。
就这样,拿着李德勇事先列好的单位、地址、行车路线以及要提的问题,几个人一家一家转,一家一家的要。记者问李德勇侄子,这样起劲地折腾一定挣不少钱吧?他却说其实要来的钱并不全归他自己,他还得拿出不少给李德勇做信息费。 据央视《焦点访谈》
链 接 >>>
“李主任”已被控制
本报讯 记者从连云港有关部门获悉,19日中午,李德勇已被文化执法部门控制,非法记者站也被取缔。
2月18日晚央视焦点访谈《蹊跷的“采访”》播出后,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迅速查清事实,依法处置。连云港市新闻出版、公安等部门连夜行动,对李德勇涉嫌非法成立记者站并开展违法活动立案,成立专案组查处。
经初步调查,李德勇确有某报社记者证,编号为B11021901000113。2月18日当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对此证启动吊销程序。李德勇现居住连云港市人民东路39-2号楼,住所曾对外挂牌“中国新农村采编部”,并于 2012年7月以来以驻连记者名义从事有关违法活动。
经侦查,18日李德勇在山东境内活动。19日凌晨,连云港警方控制此案有关涉及人员并进行审理;19日中午,李德勇回连途中被有关部门以非法设立记者站,并从事非法活动为由控制。连云港市新闻出版部门正举一反三,着手排查市内其他记者站开展工作情况。 (程长春)
还有多少“李主任”?
“焦点访谈”层层揭开了“李主任”的画皮。记者刨“记者”,同行揭“同行”,卧底、暗访、无间道,其戏剧性赛过真正的戏剧。看了这出“李主任”主演的“大戏”之后,更有股挥之不去的苦涩。
一个委身居民楼里,来历不明的“记者站”,竟然堂而皇之地招兵买马,一会儿山东,一会儿江南,虚晃舆论监督的旗帜,做的却是敲竹杠的蝇营狗苟。“李主任”和他的员工们,所到之处总有斩获,骗子着实可恨,但“苦主”们也有难言之隐。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很多“老江湖”,要不是做了亏心事,给“李主任”揪了小辫子,当然不会乖乖掏钱送礼。值得深思的是“李主任”的“采访秘诀”主要是三句话:到开发区问征地手续,到企业问环境保护,到乡镇政府问农民负担。而这三个问题如同“必杀技”,说明这三个问题在很多地方都是问题。“李主任”一句“不给钱就曝光”能唬住人,是因为很多事儿“见不得光”。
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很多假记者们将“舆论监督”当成发家致富的捷径。而不乏唯利是图的少数真记者也与他们沆瀣一气,搞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自毁媒体形象。值得深思的是,“李主任”的这些当事人面对曝光,马上就会想到用钱来摆平,他们信奉了“有偿不闻”的潜规则。李德勇被有关部门控制了,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记者站还有多少,又还有多少“李主任”在行骗?
上一篇:先看病后付费 约束恶意逃费是关键
下一篇:北京晨报:男子超载被罚民警附送罚款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