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以身垂范自巍巍:于来山发表读《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2013-09-25 18:13:36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2013年酷热的夏天,“火炉”长沙的空气里似乎都飘荡着焦晕的味道。捧读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以下简称《实录》),宛如股股清泉沁人肺腑;细细咀嚼一页页平实质朴洗尽铅华的文字,镕基同志睿智为民、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忧国忧民的影像仿佛时时就会从字里行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曾给镕基同志写信,反映该校一位老画家捐赠作品变卖建立奖学金,申请免税,但有关部门拖延一年多不予答复,镕基同志批示后问题迅速得到妥善处理。问题解决后镕基同志还再次严肃批示:此事终于办了,这是好的。但本是一件好事,却拖了一年多,都在上海,又不去弄清楚,弄得投诉无门,老百姓只有“寄希望于市长”,税务局并无半点自我批评……要牢记我们是人民公仆。

  基于这种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镕基同志对各级官员的要求十分严格。有人给他提意见,说他“脾气太大了,批评人家太狠了,往往当着别人的面使人家下不了台,而且今天要撤这个人的职,明天又要撤那个人的职,有没有想到自己将来是怎么样的下场?”镕基同志的回答掷地有声:“但是我看到另外一面,就是看到人民群众疾苦的时候,看到我们的事情办得这样慢吞吞……我

  的心里就发急……所以,我把自己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我没有别的目的,我只是要为上海人民服务好。”

  自古以来,情系苍生,为民请命,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屈原、贾谊、杜甫等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光照千秋。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

  但是,时下有的领导干部,不仅背弃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更是与共产党人的宗旨背道而驰。有人只考虑个人仕途升迁,自身荣辱安危,而对人民疾苦无动于衷,安之若素;有人对损害人民群众的事视而不见,对犯事下属放任、放纵,有的不分是非、不讲原则,有的甚至同流合污。镕基同志1990年2月就鞭辟入里地批评:所以群众说,共产党把党员标准越来越降低了,过去说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党员要“吃苦在前”,现在变成“同甘共苦”了,甚至同甘共苦往往也做不到了。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强调: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

  “靠一个人,再有本事也搞不好……你解决了92件,上海还有92万件”

  镕基同志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兼市长。堪称“封疆大吏”,但他却始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谦虚谨慎 、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在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一看到成绩就快步走,遇到问题则绕道走。上海的发展,镕基同志的作用举足轻重,但他却从不贪功诿过。上海的发展,镕基同志反复强调都是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集体领导。“小平同志总是鼓励我们要勇于改革,勇于开拓,不要怕担风险”。“‘菜篮子’、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开始实施是泽民同志来上海工作以后。新客站、延安东路隧道,都是泽民同志亲自挂帅搞的。提倡廉政,最早提出‘四菜一汤’的,也是泽民同志”。“开发浦东问题的提出,道涵同志是最大的积极分子,他比我积极多了”。“浦东开发这件事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和支持,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亲自提出开发的初步方案,并组织编制总体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逐步形成了浦东开发的整体思路。”在如何宣传上海的问题上,镕基同志“诚恳地向同志们呼吁,在宣传上海的工作时,不要再宣传我了,突出个人是不好的。离开市委的集体领导,离开上海的特定条件,我是做不出什么成绩的,而且我们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工作的”。镕基同志还特别要求新闻单位“某个事朱市长一批示,问题才解决这种报道千万不要搞,大家会说,如果他不批示呢,是不是上海什么事也不能办了?”

  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后来到国务院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了镕基同志习惯用语。忠于党的事业,如履薄冰,恪尽职守,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方面,镕基同志是我们的楷模。

  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镕基同志就坦陈:我既不是诸葛亮,也出不了“隆中对”……我性情急躁,缺乏领导者的涵养,对下面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这一点我应该向江泽民同志好好学习……我希望同志们监督我改正,说老实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不是很容易。

  镕基同志在《关于做好干部工作的四点意见》中,谈到干部领导艺术问题时这样严格剖析自己:“我是搞经济工作出身的,许多事情都管得很具体,这就是我的一个缺点。靠一个人,再有本事也搞不好,我一天最多时看上百份文件,批了92件,管得很具体。你解决了92件,上海还有92万件。”镕基同志还谈到重大问题,不要个人决定,要发挥集体的智慧。

  现在我们干部队伍里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人喜欢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议室不说,网络上乱说。有的干部则习惯于当“三匠干部”:热衷于当“弹匠”,空对空,说空话,摆空架子,当清议太平官;满足于当“泥水匠”,“和稀泥”做“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闷头做“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明问题成堆,却视而不见。“三匠干部”既不敢批评不良现象,更不敢自我批评。有的干部嘴上倒是提提意见,但细究起来,却是“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自我批评放空炮”。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做题为《论联合政府》报告时,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体党员干部:“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朱镕基 上海讲话实录 自巍巍

上一篇:珠宝加盟首选金利福珠宝 传播中华福文化赢未来
下一篇:第一口奶乱象:高收益低风险致医院商家形成利益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