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恒:打造宠物市场“航母”
2013-01-07 09:54:15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9月1日,苏州又一家百万宝贝宠物生活馆绚丽亮相,这是江苏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开设的第20家包括宠物医院在内的生活馆。  从盐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轻工机械小厂,到征服海外市场...

  9月1日,苏州又一家“百万宝贝宠物生活馆”绚丽亮相,这是江苏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开设的第20家包括宠物医院在内的生活馆。

  从盐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轻工机械小厂,到征服海外市场的宠物用品生产企业,再到转战国内宠物市场,中恒宠物向着宠物市场“中国航母”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踏入宠物用品市场,源于一个“意外”。十多年前的一天,江苏省机械设备进出口贸易公司找到盐城一家轻工机械厂厂长仇斌,摆在他面前一份价值11万元的国外订单。看到具体项目是“狗桩”时,仇斌傻了眼:“之前我一直接触的是机械零部件,‘狗桩’不要说生产,连见都没见过。”

  然而,正是这份“天方夜谭”般的生意,让仇斌相中了宠物用品市场这块“蓝海”。2002年8月,仇斌成立了江苏中恒宠物用品有限公司,从单纯的外贸代加工开始起步,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一举打开了海外市场。

  仇斌坦言,贴牌、代加工是国内制造业初期必经的一条路,但如果不转变,只能“沙滩搁浅”。2006年,美国一家宠物用品大公司找到中恒宠物,提出一起研发一个项目,最后共同申请专利。仇斌非常乐意,并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结果项目顺利研发成功,对方却背弃当初的约定,独自在美国申请专利,获得了销售权,而中恒宠物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那次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代价比较大,但吃一堑长一智!”仇斌笑说。自此,中恒宠物每研发成功一项产品,都会积极申报专利。十多年间,中恒宠物独立自主设计、制作、安装了第一条宠物用品系列生产线,实现国内首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了“FAVORITE法瑞特”、“中恒宠物”、“中恒ZHONGHENG”等40多个注册商标,境外注册商标31个。如今,公司拥有箱包、围栏、清洁用品、玩具等30个系列300多个规格产品,畅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宠物用品生产出口基地。去年,公司实现销售近3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当中恒宠物“走出去”的步伐日趋平稳时,仇斌却有了新的目标——“走回来”,抢占国内宠物新市场。

  据调查,中国养猫或养狗的家庭有3300万户,宠物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国外很多知名宠物用品企业纷纷入驻国内市场,仇斌当然也不会放弃这块迅速膨胀的“大蛋糕”。

  2010年12月18日,中恒宠物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宠物生活馆,开始打造集宠物美容护理、医疗、宠物用品大卖场、宠物寄养、电子商城、宠物训练、活体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宠物连锁服务机构,并获得了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际知名企业产品的代理权。这家规模达2000平方米的宠物生活馆一开业,便引发了轰动效应。

  “百万宝贝宠物生活馆”是仇斌计划“走回来”的重要部署。按照他的计划,公司的海外市场继续侧重于宠物用品的加工制造,而国内市场则全力推行宠物“服务”的新理念——打造一艘中国宠物市场的“航母”,最终形成50—100家“直营大店+社会服务便利店”,到“十二五”末,中恒宠物的市场开发重点将转移到国内。

  “国外宠物市场已非常成熟,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宠物连锁服务机构非常多,再去追逐也没有太多的意义,而国内还属新鲜事物,越是新事物,越有市场。”仇斌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宠物角色的改变,主人更希望自己的宠物能得到更专业的服务。

  仇斌告诉记者,生活馆不仅方便国内消费者体验一站式购物服务,而且可以引导其消费习惯,从而创造市场。例如,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但公司今年6月以来出口订单逆势增长,就是因为宠物尿垫和垃圾袋这种易耗型清洁用品在国外属生活必需品。而国内很多宠物主人还未形成良好的饲养习惯,这意味着还有市场空间需要培育。

  不过,我国宠物产业仍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有专家表示,正是因为产品和服务缺乏标准和规范,规模化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无法建立,导致现在我国宠物用品还形成不了高水平的专业大市场。针对国内宠物用品市场的不规范化,中恒宠物已积极制定并经权威机构备案宠物用品企业标准50个。工信部还授权该公司在今年年底之前牵头成立中国宠物用品标准化委员会,为国内宠物用品企业开辟一条规范化的道路。本报记者 朱梦笛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 中恒 打造

上一篇:可口可乐拒兑逾10万个赠饮瓶盖 称属非正常消费
下一篇:汤臣倍健建设透明工厂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