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质量 比高速更重要
2013-04-09 10:57:16   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0 点击:

据新华社报道:经济增长会“失速”吗?物价会进一步“飙升”吗?新的增长动力如何释放?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走势引发来自五大洲的博鳌嘉宾激烈辩论。谈经济增速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完成7.5%的目标没有...

  据新华社报道:经济增长会“失速”吗?物价会进一步“飙升”吗?新的增长动力如何释放?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走势引发来自五大洲的博鳌嘉宾激烈辩论。

  谈经济增速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完成7.5%的目标没有问题,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达7.9%,全年将达8.5%左右。看好今年中国经济的主因有两个,一是外需改善,二是政府投资规模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

  中国当下的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但我对中国的增长潜力有信心,这对全球经济走出疲软非常重要。

  澳大利亚前副总理彼得

  中国在未来20年还有维持8%增长的潜力。潜力主要是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上的后发优势,以及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完善空间。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

  由于潜在经济增长在下降,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保七”,达到8%非常困难。

  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

  一定程度的增长放缓是中国政府想要的结果。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质量已比高速更重要,适当降速更利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谈物价涨幅

  今年整体物价将呈现前低后扬的温和上涨趋势,全年CPI将维持在3%左右,可能低于物价控制目标。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低位运行。不确定性因素中,东北低温如果持续将影响夏粮丰收,下半年地方政府可能重现投资冲动,而作为CPI“风向标”的房价“迷雾重重”。

  刘元春

  下半年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新的产业政策出台,加之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不排除重现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导致物价走高的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

  中国经济发展已入转型期,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对物价上升的长期推动不可轻视。今年的CPI很可能出现波动。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随着热钱涌入带来的风险,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管理输入性通胀压力的问题将逐渐凸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隆国强

  谈增长新动力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关键在于改革。下一步改革的最大红利,是对制度上的一些扭曲进行完善和改进,这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提高效率。

  强调改革红利和新型城镇化,并不是要忽略出口的拉动作用。中国要保持20年的较高速度增长,出口结构同样面临转型问题。

  林毅夫

  增长新动力的另外一个引擎,即能带来巨大内需的“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不是土地城镇化、不是房产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

  迟福林

  讲求质量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城镇化不是“圈地、摊大饼、造楼”,而是要在城市中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更均等的公共服务和更好的就业机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

  城镇化带来的对基础设施、房地产的投资,会帮助中国维持经济增长。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声音>>>

  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经济 质量 高速

上一篇:中国成第二大经济体后,质量比高速更重要
下一篇:九阳电磁炉再上质量黑榜 产业扩张被指急躁|国内|国际|财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