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亿”被判无期,群众为什么还是不买单
2013-05-06 10:14:31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3日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智闻网-讯】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3日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黄三亿”的滔天罪行和种种丑闻此处无需赘言。按理说这样一个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的大贪官落马了,群众应该除了拍手称快,更觉天理昭然。然而对于“黄三亿”的判决,群众依然不买单,为什么呢?

  “贪了老百姓这么多血汗钱,为什么只是无期,不是死刑立即执行?”这是群众集体发出的呼声。中国的老百姓,似乎见了贪官,都想人人杀之而后快, 这种死刑情结缘何而生?是中国老百姓不懂法律,不懂量刑标准?是中国老百姓缺乏人道主义精神,陷入极端情绪泥潭?

  这些都是理由,但都不是最根本的理由。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老百姓的仇官不信官心理。在国人心中,贪官多如牛毛,好官凤毛麟角。“黄三亿”被判刑只是开始,“黄三亿”能否真如判决所述,把牢底坐穿,才是老百姓忧虑的症结所在。倘若“黄三亿”在受刑过程中,遇上执刑的官员也是贪官,“黄三亿”不是可以用钱运作运作,由无期再到有期,由有期再一次一次减刑,几年以后便从里面出来了?出来后,再用钱运作运作,改头换面,正如网络上屡屡曝光的那些犯了错误被免职的官员一样,换个地方复出,然后继续鱼肉百姓,作威作福。因此不杀之,焉能除后患?

  由此可见,对“无期徒刑”的集体忧虑体现了了人民群众对地方官员的集体不信任!当然,客观地说,在焦躁不安的情绪影响下,在不分青红皂白一味仇官的心理支配下,民众对“黄三亿”被判无期徒刑的口诛笔伐的确有失偏颇,无端的猜测甚至一度蒙蔽了他们的眼睛。“黄三亿”的判决里分明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民众却集体忽略了。试问“黄三亿”何来资本再运作?何来权力再任职?

  但是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的广大官员,与其批评指责民众的不理智,不如多多检讨自己!无前因哪来后果,民众的集体偏颇难道是与身俱来?

  若要消除民众疑虑,只有强化反腐力度:彻底改变选人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消除腐败生存空间;强化监督体系建设,让权力公开透明;细化反腐败法,做实做细法律依据。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短期内,要消除民众对贪官是否能如判决服刑的疑虑,建议建立志愿者监督机制,凡是自愿报名参与监督的民众,都可以随时监督服刑贪官的受刑情况!(文/慧英姿)【智闻网-www.zhinews.com】

相关热词搜索:黄三亿 被判无期

上一篇:香港药房堆起"奶粉山" 食卫局:限奶令仍将持续至十月
下一篇:惠南打造“一轴两翼”商贸格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