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所属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李伟校长
2013-05-31 13:12:00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他创造了中国民办学校的奇迹。他集中国智慧之大成,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短短几年,就把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变成了绵竹紫岩印务,也就是一个私人印刷厂的附属小学。

  我强烈推荐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所属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李伟校长为中国最成功的小学校长。

  推荐理由:他创造了中国民办学校的奇迹。他集中国智慧之大成,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短短几年,就把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变成了绵竹紫岩印务,也就是一个私人印刷厂的附属小学。

  年纪稍大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特殊年代,那么重视思想政治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党中央,也只掌握着“两报一刊”,也就是《人民日 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而这个小学部,校长李伟就主编了“三报两刊”:《教海泛舟》、《心桥》、《旌蕾》以及《玩数学》报和《英语泡泡》报, 还主编了一堆“校本教材”,如《中文经典诵读》系列、《西文经典诵读》系列、《采撷》系列、《童谣声声……》、《玩数学》系列(不同于玩数学报),美术等 学科也有,甚至幼儿园也有“园本教材”。还有不失时机,更能显现李伟校长生财之道与智力水平的各种宣传册、纪念册、专刊,什么《雏鹰》、《群星》、《花开 的声音》、《体验伴我成长》等等,举不胜举,越演越烈。这些是一所小学发展的需要吗,是教学工作需要吗,是学生成长需要吗?都不是,是他的紫岩印刷厂需 要,是他和他的江湖朋友发家致富需要。

  李伟校长高瞻远瞩,多年前还在绵竹市紫岩小学任职时,就同紫岩小学的会计,合办了“紫岩印刷厂”,紫岩 小学只有十几个班的规模,特别是公立学校实行一费制以后,紫岩印刷厂的效益当然不如主人所愿。可是吉人自有天相,2007年,小学部创校校长退休,李伟不 知以何德何能,竟作为继任者从绵竹调入德阳市区,从此掌管了这个据说是市教育局直属的私立学校。在权力社会里,重要的不是表面上的位置,而是距离权力中心 的距离多远,能不能近距离接触权力才是成功的要点。这李伟校长与人合营矿山、运输公司甚至茶楼,往来于江湖与庙堂之间,近距离接触权力中心的条件有什么创 造不出来的。

  为什么我说李伟校长是“集中国智慧之大成”呢。李伟校长的每次成功,包括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成功,是有一定社会文化根源的。中国传 统社会,皇帝制定枉法,圣人之徒代皇帝立言,鼓吹“内圣外王”;官府制定地方法规或行业制度,门客师爷又替圣人立言,倡导“修齐治平”,可是流官胥吏们个 人私下制定官场潜规则,又形成江湖实用哲学,使得官场有时在庙堂,有时在江湖,流毒遗害至今。在公开场合,在主席台上,在摄像机前,在各种印刷品中,讲的 是“王者之道”、“崇高之道”,但这只是面子;按潜规则办事达到个人目的,满足个人私欲才是里子。这个现象在世界各民族可能不同程度都有,但在我国社会文 化中成为严重痼疾,是当代中国社会法治化、民主化的最严重的文化障碍。所以,应当改成李伟校长集“传统文化痼疾”之大成才更恰当。在公开场合,他大谈“以 智慧流溢的思想,办精彩飞扬的教育”,在他主编的各类所谓“校本”中,也充斥着这些口号,这些用纸极好的印刷品,如《心桥》、《心语》……,其实都是温柔 杀手,潜规则就是其价格由李伟校长秘密决定,从学生所交代管费中扣除,流入他自己及合伙人的腰包,他主编的这些所谓“书”每本多少钱,至今我们家长都不知 道。在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门口贴着李伟校长的六句真言,最后一句是“庄严的责任担当”,在崇高的口号下,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假借大义,盗取美名, 诈取钱财,才是他的本质。

  这种人掌握了权力会多么可怕。他会利用体制的漏洞甚至体制本身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是为了自己谋取经济利 益甚至政治资本,进而分赃、分享,然后在新的高度再谋取;二是在思想学术上,“武大郎开店”,排斥压制更有才能的人,一言堂独霸天下,成了体制中的毒瘤。 李伟校长这个毒瘤吸附在现代教育集团的肌体上,吞噬着家长与社会甚至集团本身的公私利益,腐蚀着青年教师的良知,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

  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与江湖潜规则融合得天衣无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而各种课外辅导资料和经典诵读类书籍的泛滥,是中国现代教育环境中 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李伟校长创造性的把二者相结合,成功的修筑了他自己的发财之路。所以,我完全同意孩子的老师所言:“局领导说李校长是德阳市最有思想的 校长”,并强烈推荐:李伟校长是中国最成功的小学校长。

  老师们不仅要尽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还要为李伟的紫岩印刷厂打工。我亲眼看 见这个学校的老师背着照相机上课,要捕捉学生上课时的精彩表现,课后还要写感悟、反思等类文章,完成李伟校长主编杂志的投稿任务。孩子要毕业了,老师不能 全心全意陪孩子学习,而要花大量的精力,搜集整理为孩子做《毕业纪念册》的材料,以便在李伟校长的紫岩印务印刷,每本150元。你没发现吗,每本杂志,页 数很少,用纸却极好。稿源少,就要在用纸上做文章,纸越好利润就越高。家长不仅要缴纳应该缴纳的“书本、水电”等代管费,还要向李伟的紫岩印刷厂捐资,学 生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课程,还要完成李伟制定的一堆“校本”课程。对中国和西方的“经典”是死记硬背,而其它各个学科李伟又要求“体验探究,自主发 现”,谁都知道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李伟自己发明的,但可笑的是李伟把这互相矛盾,代表不同价值观的教育手段竟然同时拼凑在他主编的校本课程里,足见其教育观 念的错乱与对教育规律的无知。我曾在多处调查过这位李伟校长最初是教什么的,最后只知道,他是四川省特级教师,到底教过什么学科,我一直没问出来,恐怕连 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通过他在家长会讲话的初步印象,我敢断定,这只是一个惯于混迹江湖的小官痞子,无论对英语汉文,中学西学,文艺科技,都没有什么真学 问,就是善于把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断章摘句形成的口耳之学,通过伪装神圣的扮演,用最流行的语汇,比如“和谐”啊,“生命”啊,堆砌成貌似高深的理念, 把自己包装成“教育专家”、“现代圣人”。随着李伟校长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就越来越像他的自留地。任其如此,以“印刷品”为核心 的各项成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建议:将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改编成绵竹紫岩印刷厂附属小学。

  李伟校长的巧取豪夺之所以长期畅行无阻,传 统文化的渊源和现代的复古背景,使得他极具欺骗性、隐蔽性,形象地说,就是“明明是贼,却利用有利位置把自己装扮成圣贤。而这个文化背景让我们轻信“圣 言”,也就是大话,盲从官员,也就是地位高的人。“最有思想校长”的传言,大概由此而来吧。轻信的原因是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精神 缺乏。

  除了上述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外,还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现代教育集团内部管理有问题

  李伟作为校长,如同经理人,挖集团墙角,可谓心术不正,品行不端,几年里把百万计资金流转移到紫岩印刷厂账户,集团领导和财务部门难道没有发现?这不奇怪吗?这背后有大的疑点。

  我的邻居的孩子上初中后,提供了一个细节,中学部收取的代管费才800元,而小学部每学期要交1100元,难道小学生的教材作业纸张费用和饮水用电费用 比中学生还要多么?1100元是谁批准的?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我不得不翻阅孩子拿回来的那一堆印刷品,两个细节又引起了我的警觉。一是校办杂志的第一期是 有时代图片社制作,而后来通通是由紫岩印务印刷,而且《新桥》与《教海泛舟》页数大幅减少,用纸却精致,这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李伟校长的工于心计;二是不定 期的专刊和宣传册、纪念册越来越多,用纸越来越讲究。让人预感到背后存在着高智商和高财商的阴谋——纪念册从一个班开始,推广到全校,可见李伟校长试探了 家长与社会的反映。这些和孩子完全没关系的东西为什么发给孩子?稍加留神你又会注意到,为什么从小学到幼儿园人手一册?现代集团的相关部门对学校日常活动 不闻不问吗?这是什么管理体制的集团?

  二、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这么多种这么大量的校刊、校报、校本流入社会,教育、文化、工商甚至物价部门,可否知情,可有审批。据我所知,教育主管部门的某些领导,对李伟校长的“印刷办学”策略是作为“办学特色”加以肯定了的。

  “喊在嘴上,印在纸上,贴在墙上”,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些印刷品让高高在上的上级组织检查时赏心悦目,大 加赞赏。“印刷”是李伟人生成功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屡试不爽,足见正合社会风气。孩子的老师就曾介绍说”校刊校报、校本教材,《金色童年》、《聆听花开》 (毕业纪念册)等在每年一次的评比检查中都受到了教育局有关领导的肯定和称赞。我问:局领导怎么肯定的呢?孩子的老师回忆某局领导检查后总结讲话说:《金 色童年》很好。我的孩子的试卷东一张,西一张,床底下都是,你们把他装订在一起很好。在校长会上一定让李校长介绍经验,在全市推广。大意如此。

  其实,这位局座确实没有李伟校长说得好。家长会上李伟校长介绍《金色童年》时说这是他设计的“素质教育评价新策略”,说的多精当啊。把《素质评价表》和 各科试卷按顺序收集,再把平常老师们背着照相机上课,捕捉学生学习活动的精彩照片(应该说只能安排学生摆好姿势,这一点我理解老师的处境),打印出来,附 在每科《素质评价表》后面,然后送到紫岩印刷厂装订成册,(装订费李校长自己定),放假前再发还学生,本学期的“素质教育评价新策略”就完成了。

  没有人怀疑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的职能,但是某些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执政水平令人瞠目结舌,怎能不被李伟校长这样的江湖官场高手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老师们背着照相机上课,全世界也只有李伟校长才能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

  三、学校领导班子软弱涣散

  这成吨的同孩子的学习毫不相关或相关性的好坏有待评价和探讨的印刷品,李伟校长为了他的利益大厦当然会不遗余力的组织编印,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也认为这 样做合情合理合法吗?他们和李伟是不是利益共同体呢?这么一个偷天换日的浩大工程,可谓大丑大恶大伪大奸,与学校存亡续绝息息相关的大事大非问题,上级不 知道,一般教师不很知道,他们也不知道吗?教育的良知、教师的尊严、学生的权益和教育集团的形象被李伟这样长期践踏,他们视而不见吗。

  这是一所私立学校,想必没有党的基层组织,由于教师的雇佣地位,有了职工代表大会也形同虚设。私立学校的校长应当是有权解聘教师的吧。其实,李伟校长的 经济问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对教师队伍的毒害,年轻的教师长期面对这样伪装圣贤,中饱私囊的卑鄙行为,会从厌恶、厌倦,到悲观失望,认为社会黑暗,没 有前途,选择逃离,甚至堕落,沦为鹰犬,对教师队伍的腐蚀与毒害,这才是最可怕的。顺便问一句,私立学校的校长的权力应该有多大呢?怎么防止他滥用权力

  四、家长监督参与办学的社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不管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履行什么职责,怎么履行职责,有没有什么章程,这些都是问题。我开始也只是觉得李伟的做法不像是做教育工 作,像是做传播公司或传媒公司,比如中西文经典诵读吧,这个学校的行为就像社会上国学包装公司搞一条龙服务那样,经历很长时间才认清了李伟校长的假面具与 真面目。顺便建议李伟校长再建一个服装厂,把汉服道具也一并做了,把国学承包了吧。

  其实,如果监督制度健全,李伟的经济问题很容易发现:每学期缴纳的1100元代管费,买各科教材、课外书籍用多少,作业本和答题卷用多少,水电费用多少,应该建立明细帐,就很容易算出给李伟校长的印刷厂捐了多少。

  五、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有误区

  有先哲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依此推知,一所小学,应该有小师吧。我们选择私立学校,就是要选择好的老师。而好的校长 就是要给老师创造条件,让好的老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多姿多彩的相互促进性的竞争,不能像李伟这样,什么都印刷,什么都成册,什么都校本,什么都一 律,即便不谋私利,也会造成“千人一面”,那只是旧式统治者的治人之道,绝非育人之道。结局是万马齐喑,丧失生机与活力。比如那个《玩数学》,不管谁编 写,都只能是从其它书上选来一些内容,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每单元就那么几道题,使用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念过书的人都知道,不留余地的书肯定不是好书,正式 出版发行的各学科辅导书或习题集,哪本需要你把它都用完?

  最后,说几句心里话。揭露李伟,正是出于对孩子母校和老师的爱,正是出于对德阳教育的热切希望。义愤之辞,恐有不当。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到成都和绵阳去上学。这所私立学校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当务之急,让我们齐心合力,一起送走瘟神吧。

相关热词搜索:现代教育集团 德阳外国语学校 李伟校长

上一篇:安徽旌德县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下一篇:河南原阳:非法采砂猖獗 黄河河务局监管不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