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制 > 正文

新希望六和屠宰量骤降 药鸡事件引发引行业阵痛
2013-01-25 19:25:20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每经记者 彭斐 鄢银婵 发自青岛、潍坊、临沂、济宁 重庆1月12日清晨,厚重的雾霾将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层层笼罩,能见度不足10米。一个月前,另一场雾霾突然造访这里。2012年12月18日,在央视白羽速生鸡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到,收不到鸡、屠宰量明显下降,已经成为横亘在该屠宰企业面前的首要难题。除了田润食品,这在新希望六和平邑分公司(以下简称平邑六和)同样有所显现。

        一位平邑当地人士透露,自去年12月18日以后,平邑六和不再收购“市场鸡”,该厂的屠宰量明显下降,甚至有“药残”化验不合格的白羽鸡砸在了养殖户手里。

        1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平邑六和厂区门口看到,下午刚过两点半,员工便陆续从厂区大门走出。而在该厂区后门处,数辆用来运送活鸡、活鸭的空车停在了入口,司机和工作人员则在门口处闲谈。

        由于无鸡可杀,工人们也只能继续放假等活儿。

        对于六和集团当前的屠宰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向上市公司董秘办求证,工作人员表示会告知相关负责人与记者联系,但截至发稿,记者并未收到回复。

        “屠宰量下降会影响业绩,不知道下降程度是多少。”一位长期跟踪新希望六和的陈姓券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具体数据可能会在上市公司一季度或者半年度财报中有所显现。

        “我们工资计算与杀鸡多少息息相关,2012年工资相对较高,平均下来能接近4000块/月,今年不行了,3000块/月撑死。”为了增加收入,歇班的崔勇,已经做起了出租车的营生。

        养殖户积极性大降/

        “没听说鸡都有喂药吗?”1月12日晚7点,周六,一对即将进入高密汽车站旁肯德基门店的情侣,停住了脚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尽管正值晚餐高峰期,这里甚至无需排队。

        据此前的公开资料显示,六和集团曾为肯德基、麦当劳等多家洋快餐品牌的供货商。

        不过与洋快餐相比,国人对鸡肉的喜爱则情有独钟。

        “基本还是原来那个情况。”平度崔家集镇一家六和肉食专卖店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说。在她看来,“药鸡门”事件后,当地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肉鸡消费量。

        高密市肉类批发商荆先生则表示,“10多年前就有那种肉鸡,这么多年了没发现问题,老百姓从此忌食鸡肉不现实。”

        老百姓对鸡肉的购买力未明显下降,肉鸡养殖户的积极性却因此大受打击。有所佐证的是,目前山东部分地区肉鸡价格骤降,鸡苗价格也急剧下降。

        上述陈姓券商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六和屠宰量下降,这样就造成养殖户没地方卖鸡了,而且这个事件一出,当地鸡肉价格会比较差。

        据畜牧部门监测,就在央视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全国肉鸡和肉鸡苗价格大幅下挫。山东博兴、乐陵等地肉鸡价格从每斤4.9元跌至3.8元以下。

        “刚出事那一阵,包括下游产品、毛鸡价格,掉价都挺厉害,像毛鸡,出事前是5元/斤左右,一两天的时间掉到了3.6元/斤,跌幅超过了20%。”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新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崔家集镇某种鸡厂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2月能卖到3.5元/只的鸡苗,当前已降到了5角钱,即便如此,销售状况已大不如前。

        “我看到的是鸡苗已经卖不出去,最低也就卖个2、3角钱的样子,5角钱都算高的。”上述陈姓券商人士表示。

        事实上,1月11日、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平度、高密调查发现,不少六和集团的签约养鸡户已开始暂停养殖计划。

        在央视报道中出现过的平度市袁家村、高密市小迟家村的养鸡场,如今已大门紧闭。而在去年12月份,药鸡门事件后,两家养殖场的负责人曾被当地政府部门控制。

        平度食安办表示:“经对崔家集袁家村明乐养鸡场深入调查,畜牧部门对其养殖档案不够规范问题做出了罚款98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目前,袁家村仍在养鸡的只有一家,但并不是为六和供货,该养鸡场负责人说:“每只鸡也就是赚2、3块钱。”

        对此,已有15年养鸡经验的老黄说:“老百姓养鸡,有几个赚了钱的?能赚多少钱?”

        老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5年间,他都是与平邑六和签合同,而去年12月28日他养的上一批鸡出栏时,结算后只能保本。

        “平邑六和一天宰8万只鸡很正常,一个月下来能在200万只以上。现在肯定少了,都是这个事 (速成鸡)弄的。”老黄说,这事以后鸡卖3.8元/斤,有的养殖户赔了好几万元。

        “(养鸡)全是贷款,一棚鸡(成本)就得十多万元,二三十万元,个人哪有这么多钱的。”老黄表示,除了很小的事故,其他都要养殖户自己处理。

        老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有养殖户养上三五千只(鸡)的,还不如外面打工的,养鸡一般就两个人,两个人打工每个月差不多能赚七八千元,养一棚鸡,也就七八千元,一年最多养5批,才三、四万块钱,如果有一批不成功的,就得全砸进去。

相关热词搜索:希望 六和 屠宰

上一篇:中联重科频揽公关高手 工程机械业现畸形营销
下一篇:和鹰机电IPO延期又陷质量官司 被指存质量缺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