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维修黑幕:机油偷工减料汽配以次充好
2013-06-17 22:29:00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汽车4S店维修保养有黑幕
车主把爱车送到4S店维保,贵是贵,图的是个放心。谁料想,本以为放心的地方,却遭遇了截留机油、过度保养、配件以次充好等消费陷阱。一些4S店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抹黑了行业诚信和品牌形象。
偷工减料:机油更换玩截留
万师傅曾在3家4S店修过车,后来自己开汽修店。这两年,他从4S店员工手里50元收购品牌机油,卖给客户的单价为80元,4S店销售单价为120元。
机油的来源其实很简单,一桶机油国家标准计量4升,一般车辆换机油只需3.5升,剩下0.5升多数车主不愿带走,成了汽修师傅的“免费午餐”。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人为“攒机油”,不惜少抽废油或少加新油,一个月下来也积少成多。
这条交易链上,员工、小修理厂、去小修理厂修车保养的车主和4S店均能得利,“埋单”的是在4S店花高价做保养换机油的车主。
巧言忽悠:保养产品藏“猫腻”
记者调查发现,在汽车保养产品上玩“猫腻”才是业内真正的“肥肉”。
“新车从第一次保养开始,前台接待员就会各显神技不断向车主推介保养产品。原本两三百元一次的5000公里换机油保养,多加两小瓶保养液,价格就翻了一倍。”
据了解,汽车保养产品的成本非常低,一些清洗剂成本价只要几十块钱,一入4S店便以三四倍的价格卖给车主。万师傅解释了其中“玄机”,如成功售出一瓶100多元的油泥清洗剂,接待员、修理工、销售经理均可提成10元,4S店也要提成三四十元,最后买单的是不明真相的车主。
以次充好:汽配产品频“变脸”
记者佯装成4S店销售经理考察市场,来到一家经营各知名品牌产品的中型汽配店。一位姓秦的店主心领神会,“不管你需要什么配件我们都能满足,绝对保证是原厂货或高仿货,按4S店售价开发票,加收4个点税钱,一月一清。”
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秦老板拒绝透露合作过的4S店名称及每月交易金额,“给4S店送货在汽配行业很平常,好一点的送高仿货,黑一点的送副厂货。透露出去名称等于自断财路。”
秦老板说的高仿货是指质量还不错的仿制件,与正厂件售价较接近,而一些质量没保障的副厂货,差价可能在数倍。
某国产品牌的汽配店店主罗老板告诉记者,4S店最常见的以次充好部件是保险杠、水箱、水箱支架以及一些装潢装饰件、塑料件,使用这些配件风险小、利润高。
渔利车主:监管乏力需改变
由江西省消协和运管部门开展的一项针对4S店的调查显示,近1/3的受访者认为4S店的维修质量和诚信问题突出。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汽车生产商为维护品牌形象,在投资、运营、宣传等方面对4S店要求较严,仅建店一项,前期投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一些4S店纷纷提高建店形象标准,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据了解,与七八年前相比,这两年4S店员工收入水平基本没增长,人员流动频繁,为留住员工,部分4S店对一些违规行为也“睁只眼闭只眼”。这些成本、压力最终会使4S店及员工放松管理和自我约束,通过各种方式渔车主之利。
江西省运管局车技处处长龚俊吉介绍说,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对于4S店最有制约力的只有汽修资质许可一项。采访中不少车主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完善配件追溯制度、行业诚信监管制度等,加大4S店及员工的侵权成本,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也要提高识别能力,不要盲目迷信4S店。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