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保护耕地红线不会影响城镇化
2013-03-06 10:57:12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搜狐财经(相关:理财证券)讯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补贴标准逐年提高,补贴资金从2007年的639亿元增加到2012搜狐财经第一

  搜狐财经(相关:理财证券)讯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补贴标准逐年提高,补贴资金从2007年的639亿元增加到2012搜狐财经第一时间连线了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党国英(党国英新闻,党国英说吧),对报告中关于农村内容的部分进行解读。

  坚守耕地红线不会影响城镇化

  党国英表示,农业补贴有一定的幅度,不足以使农民年收入达到城市居民年收入水平。只要年收入差距明显,城镇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引力还是存在的。虽然不影响城市化进程,因为农业规模小,农民收入是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的,农民每年的有效工作日比城里人少,所以补贴本身不足以影响城镇化。但是,补贴可能使国家农产品综合成本上升,在国际比较情况下,使得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造成进口的压力。而有了最低收购价,粮食价格不断提高是有压力的,压力不是财政,而是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会造成进口的压力,甚至会引起粮食的走私。

  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面积保持在18.2亿亩以上。党国英称,学界对于保护耕地问题有争议,焦点在于会不会影响城市化。他认为不会影响城市化,道理其实很简单,城市土地本身利用效率并不高。

  农民增收是农业问题的核心内容,而土地流转似乎成了近些年的“香饽饽”。在党国英看来,农民依靠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增收是非常有限的。现在主要是国家控制转的少,引起转的差价。假定说不去控制转的多,转多以后差价就变小了。现在非农建设用地的价格在全世界已经是前列了,只能降不能升。这种情况下,本身农民的地不多,转了后增收,从长期来看,对农民的积极意义是不重要的。“一个国家的收入,主要还是要靠生产本身的进步,不是说资产转移了,就富有了。”党国英认为,资产转移可能会造成局部之间收入分配的变化。但是,国家的进步,财富总量的增加还是要靠生产创造。

  农村要公共政策不要扶贫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45.9%提高到52.6%,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扶贫。党国英对扶贫工作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现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绝对贫困大概有两三千万人口,要通过养老保险、医保和低保解决他们的问题。扶贫资金是分散的,即使连片扶贫,如果条件不具备,生产投入是很容易打水漂的。他认为,第一,要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国家的财力应该整合起来,改善落实地区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第二,要促进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为不适合人类生存地方的人口转移到城市经济发达地区。

  “你说他是靠扶贫解决问题吗?我觉得不是。”党国英称,改善农村基本政策才是核心任务。第一,这是公民权利的问题。人人都应享有社保,农民也应该享有,这是基础。第二,主要靠发展市场经济,把资源盘活。第三,就是抓教育。主要通过这三方面使贫困地区的收入有所增加,而且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人居收入。

  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党国英表示赞成报告的观点。他认为,财力增强后,在农村提前实现了农村新型社会养老,而且提高了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对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虽然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总体上比过去好多了,尤其是农民得了大病,得到国家的很多帮助。

  中国的农场模式还需要时间

  对于农民来说,短期内可以看到的变化是他们最关注的。党国英称,短期内那些进程的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条件会比原来好。国家正在推进城市化,推动地方加快人户分离,房价可能下跌,农民在城市安居的条件可能会好一些。因为转移的效果显著,留在农村的农民经营规模大了,农业收入也会提高。

  对于农场规划等模式,党国英则认为,这在中国不会太快实现。农场主的培育,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一个过程。“我特别担心以后国际粮价下跌压力大,说不定造成农产品过剩,农民卖粮难、卖菜难等问题。”他分析称,依靠农业来增收不会有跳跃式的变化,农民感受不会强烈。局部地区卖粮难、卖农产品难的问题可能会出现。

  党国英表示不赞成以村庄为单位把村庄建设的越来越好。“大家都走掉了,农民也走了你还干什么?我觉得要把那些留在农村的,以农业为主的专业农户居住条件搞好,其他的你不要刻意的搞,将来鼓励他们到人口集中度更高的各类小城市中去。”党国英认为,如果农村有结构性的变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有一些农村衰败了,大家应该把它看成是进步。总体来说,这是发展的一部分,不要拿这个事情判断,得出一个比较片面的结论,农村不发展,农村衰退了,或者原地踏步,这个说法容易引起误解。

  此外,党国英表示,他希望看到的是深化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的改革。第一,希望建立农业保护区制度,农业保护区制度强化了耕地保护,同时下放土地管理权,扩大地方使用土地的自主权。第二,产权要明晰。要逐步推动家庭农场发展,提高农业的效率。第三,希望提高国家支农的效率,零零碎碎,瞄准度不高,形成了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孟德思旧)


相关热词搜索:党国英 保护 耕地

上一篇:今年宏观经济弱复苏 关注城镇化投资机会
下一篇:申亚文:房地产推不动中国经济反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