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克尔凯廓尔会完全进入中国
2013-04-27 21:23:35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我最初知道克尔凯廓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外国文艺》上读到美国的乔伊斯·欧茨所写的《卡夫卡的天堂》。文中提及,卡夫卡在日记中谈到他买下了克尔凯廓尔的《非此既彼》,很兴奋。欧茨对卡夫卡和克尔凯廓尔在文字上进行了比较:卡夫卡在一封信中有一段描述海妖的文章,而克尔凯廓尔则让人物A在“间奏曲”中以“不幸的人……”来描写诗人。卡夫卡写“说海妖想诱惑人是冤枉了她们;她们知道自己长着爪子子宫是不育的,她们引吭悲歌。如果说她们的悲歌确实动人心弦,那也不过是情不自禁非唱不可罢了”。而克尔凯廓尔的文字则是:
“诗人是什么?一个不幸的人;他心中藏着深深剧痛,而他的嘴唇却是被如此构造的:在叹息和哭叫涌过它的时候,这叹息和哭叫听起来像是一种美妙的音乐……”
那时我常常会反复朗读这段文字,虽然后来我渐渐地忘记了克尔凯廓尔是一个丹麦人——因为卡夫卡的关系,我错把他记成一个德语国家的人。八年后,在我到了丹麦并且重新知道了他其实是一个丹麦人时,就有了想要深入阅读他的著作的愿望。
克尔凯廓尔和瑞吉娜·欧伦森
读者往往会比较关心历史名人的“花边故事”。而克尔凯廓尔的笔名也确实与他的爱情历程有关:1841年他解除了和瑞吉娜·欧伦森的婚约;他爱她吗?爱!他一生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她。1847年,瑞吉娜与弗莱德利克·施莱格尔结婚。他曾给她写过很多信,但都被原封不动地退回了。据传,克尔凯廓尔曾问施莱格尔,能否把他的作品题献给瑞吉娜,但遭到拒绝,克尔凯廓尔于是写上了“献给我的唯一,她的名字将在有一天被人们提及”。我们可以在他那些年里的文字之中读到这一爱情事件震撼灵魂的回声:《非此即彼》、《畏惧与战栗》、《重复》、《人生道路中的各个阶段》……在根本上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这段爱情故事中的克尔凯廓尔的话,我们也就明白了哲学著作中隐藏在各种笔名背后的他;但是如果不通读这些巨著,又怎能看得懂他在爱情故事中的身份呢?
/
他的著作
在丹麦,我最初读到的关于他的介绍就是:生于1813年5月5日,死于1855年11月11日,作家、哲学家和神学家。34岁时,他已基本上完成了一生的著作集并做成了在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事情:在六年之内,不仅仅写下了那些大部分是700页以上的著作,也出版了许许多多与“笔名著作”同步出现的、印着他真名出版的所有“陶冶讲演”。
183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对安徒生小说《只是一个提琴手》的文学批评《一个至今活着的人的书稿,被违背其意愿地出版》。1841年撰写了他的magister学位论文《论反讽的概念》。这两本书都以真名出版。然后,他就开始用笔名陆续出版了其主要著作:《非此即彼》(1843)、《畏惧与战栗》(1843)、《重复》(1843)、《哲学片断》(1844)、《恐惧的概念》(1844)、《前言》(1844)、《人生道路中的各个阶段》(1845)、《终结性的非科学后记》(1846)、《一片文学评论》(1846)。1849年他出版了《致死的病症》,次年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演练》。
笔名著作是他的文学—哲学—神学创作。这是他创作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基督教作家。他也以真名写下许多基督教的“陶冶性讲演”和一部由讲演集构成的《爱的行为》(1847)。当然,还有四册厚厚的日记。
转达的辩证法
同时代的人拒绝相信:一个人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写下如此多的著作。这些在书上出现的拉丁文笔名使人感觉克尔凯廓尔似乎有一长串合作者。在其中的一部著作中,克尔凯廓尔承认了自己是所有著作的作者,并且是自己设计了所有这些笔名。
名字常常是解读著作的钥匙。克尔凯廓尔并非是为了故弄玄虚而使用这些笔名,而是因为他有着一个被他称作是“转达的辩证法”的问题。克尔凯廓尔努力避免“直接影响读者”。一方面,他把一个“他人”的名字放在封面上——就是说他不是这转达者。另一方面,他一开始就在“陶冶讲演”中强调,它们是由一个不带权威的人写的。这就是说,接受者不应当根据转达者的情况、而应当根据接受者自己的情况来阅读它们。作为读者,我们应当带着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来阅读他为避免“影响他人”而努力。
无疑,克尔凯廓尔在西方思想史中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他和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等同时代的哲学家一起,构成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然而,正因为克尔凯廓尔有着自己的“间接表达”的写作方式,也就构成了他的著作在阅读上的艰难。习惯于
为所有文章找出中心思想的读者,会觉得不耐烦: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但他为读者带来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在自己身上看见了什么道理?
我们能够从他那里读到什么?
也许一些读者对哲学家有这样的期待:哲学家是拥有真理的人,他可以告诉人们应当怎样生活。然而这恰恰是克尔凯廓尔所反对的。他对读者的最低期待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那些等待别人为自己带来真理的人们,在精神上就是缺乏自主的奴隶。
因为读者们对克尔凯廓尔著作的切入点不同,也就有对克尔凯廓尔的不同解读,神学家们关注克尔凯廓尔的基督教思想,哲学史作家们关心克尔凯廓尔对个体人的主体性的演绎,文学评论家们更喜欢克尔凯廓尔著作中的审美部分。但在大体上,人们主要还是把克尔凯廓尔看作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而他的著作也确实影响了卡夫卡和萨特等存在主义作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则在年轻时写过一本书,名字就叫《克尔凯廓尔》。
那么克尔凯廓尔的著作能为中国读者带来什么呢?我不打算在这里推导出什么结论。但我想,在越来越多克尔凯廓尔的著作在中国出现之后,中国读者们渐渐就会发现,这些著作就仿佛是在构成一台戏,戏中的不同人物有着各自的台词。而这台戏为读者们带来的启示就是:你要成为你自己,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你要为你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你要自己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
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知道怎样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吗?
克尔凯廓尔诞辰二百周年
今年是克尔凯廓尔诞辰两百周年。二月底28卷本的丹麦文版的克尔凯廓尔文集在哥本哈根完全出版了,五月份在丹麦有大型的克尔凯廓尔学术交流活动。在德国也有相关活动。六月份在中国,中国社科院和丹麦文化中心也准备举行纪念性的学术活动。克尔凯廓尔文集第四卷《恐惧的概念》、《畏惧与战栗》和第五卷《哲学片段》和《致死的病症》和第七卷《爱的作为》的中文版也将在社科出版社出版。预计在年底,蜜蜂书店也将出版《人生道路中的诸阶段》。除了直接的出版和学术活动,艺术家们也关注着克尔凯廓尔,比如说,今年二三月间,上海话剧中心就上演了一部由丹麦、英国和中国的表演艺术家们合作的音乐剧《非此即彼》。
今年,丹麦文版的克尔凯廓尔文稿注释全集已经出全。当年鲁迅在《文化偏执论》(1908)之中提及了“丹麦哲人契开迦尔”,也许那是克尔凯廓尔第一次被中国人提及。而在那之后,直到九十年代,在中国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克尔凯廓尔著作的中文译本。克尔凯廓尔确实不像安徒生那样通俗易懂,但不管怎样,他确实是在渐渐地进入中国。而在接下来的这十年的时间里,我想,中文版的十卷本克尔凯廓尔文选应当是能够出齐的。然后,也许还会有续集十卷。然后,也许到有一天,我们也能够看见中文版的克尔凯廓尔全集在书店里上架。
是的,有一天他会完全进入中国。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