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钛业产能过剩仍扩张 利润几百万欠债十几亿
2013-01-25 19:26:01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按照此后公布的数据,这个建设在深山沟里的10000吨海绵钛项目建设投资高达14亿元,远高于本部项目的10亿元投资,原因是由于生产海绵钛的原材料金属钠和液氯等运输不便,为此公司不得不在这个新区还配套建设了液氯等生产项目。
根据遵义钛业在去年底公布的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当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份,总资产不到16亿元的遵宝钛业所欠银行的借款已经高达10.06亿元,这其中,有7.51亿元则全部来源于长期借款,因此在融资成本上也远高于本部项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投资十几亿元的项目,目前并未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根据记者在当地采访了解,遵宝钛业从2011年6月份开始试生产,然而刚刚开始生产就发生了氯气泄漏事件,导致当地一座小学106名学生中毒的恶性环保事件,随后公司被主管部门责令停产,随后的生产也是断断续续。根据此后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遵宝钛业在2011年全年实际海绵钛产量只有1000吨左右,当年主营收入为1.17亿元,净利润亏损了700万元;到2012年上半年遵宝钛业的亏损超过了1000万元。
和遵宝钛业的命运类似,公司本部所建成投产的10000吨海绵钛项目也并未完全释放产能,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遵义钛业加上新建项目总计产能已经达到了25000吨,但是去年上半年实际的产量却只有10170吨。
即便如此,遵义钛业的施工仍未停止,目前遵宝钛业剩余5000吨产能项目和本部10000吨项目剩余工程仍在继续进行,按照预期两个项目将分别在今年的6月份和12月份相继完工,届时公司的总产能将达到30000吨。
利润悬崖:
从6亿元到200万元
导致公司产能无法完全释放的原因很简单,海绵钛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公司生产的越多,亏损额越大。
数据显示,在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公司生产海绵钛所需要的高钛渣、液氯、金属镁、四氯化钛和电力价格都是持续上涨,特别是生产海绵钛的主要原材料高钛渣,由于上游供应数量有限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已经从2009年的3716元涨到了2011年的7526元,涨幅超过100%,而同期公司海绵钛的价格只上调了不到56%。
而再加上大量银行贷款导致的公司期间费用逐年增长,导致公司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在2006年公司筹备上市前业绩最辉煌的时候,销售毛利率高达57.28%,而到了2011年,公司的毛利率已经下滑至10.77%。
2009年,A股IPO重启,一时间市场对于遵义钛业重新上市寄予众望,然而,这几年公司的业绩下滑惨状已经让公司无法向证监会继续补充材料。
公司此前在招股说明书以及融资信用评估报告当中披露的财务数据,2006年时公司的净利润高达6.3亿元,而到了2011年,公司的净利润已经跌到只有1000万元,如果刨除掉当年政府给予公司的财政补贴,2011年公司实际经营利润只有区区200万元。
进入到2012年,遵义钛业的业绩更加恶化,截至去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亏损额为4762万元,毛利率已经下滑至3.23%;等到了三季度末的时候,亏损额已经增加到了8308万元,按照这个趋势,2012年全年业绩报亏的可能性极大。
而在公司厂区接受记者采访的员工,已经开始担心年终奖了,在他们看来,2005年那个时候的好日子今后恐怕不会再有了。
业绩或将亏损,也正是触发公司在今年年初撤出A股IPO的直接原因。
不过,当记者在1月18日前往遵义市南郊的遵义钛业采访时,公司方面则拒绝就此事件作出表态,而记者随后就此事致函公司董事长郭晓光进行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遵义钛业的运气太差,错过了最好的时候。”说起遵义钛业没能在资本市场上完成10亿融资,贵州省一位监管层负责人不免有些唏嘘。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去年的时候,遵义钛业似乎已经意识到全年的业绩不会太好看,因此,从去年年中公司就委托上海银行承销发行短期融资券,预计总计融资额为5亿元,其中2012年第一期规模约为1亿元,而这笔钱将会被用于置换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
眼下,公司的资产负债当中流动负债主要是银行借款。截止到2012年6月末,公司的银行借款总计达到了17.8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8亿元,长期借款9.87亿元。简单估算,公司每年就需要支付上亿元的利息,显然,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还不及银行利息的十分之一,这样下去,只会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增加的债务危机。
遵义钛业与IPO无缘,尽管对公司是一个坏消息,对投资者却是一个好消息,投资者避免了自己的钱被用于支持过剩产能而血本无归。
更麻烦的是,在公司现有业绩持续恶化的情况下,贵州省政府为公司提出的破茧之道是继续投资,进军下游钛材生产,打通下游产业链。
按照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贵州省“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当中对钛产业的规划,就是要“巩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的龙头地位”,为此要在“十二五”期间总投资规模达到44亿元,将海绵钛的产能扩张到3万吨以上,一场新的赌注又开始了。
北京的一位经济专家表示,在投资拉动GDP增长中,国有企业充当了急先锋,IPO成了过剩产能的垫脚石,习总书记提出不要有水分的GDP,要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增长,无论政府、国有企业,还是资本市场所有决策都应该回归投资回报基础上。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