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万得暗战同花顺:一场金融数据引发的战争
2013-01-25 19:26:0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江潇这是一场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暗战。大战的两个主角是万得和同花顺,前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金融资讯及数据服务市场的垄断者,后者则是姿态强势的后起之秀。自2012年年底万得...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江潇

        这是一场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暗战。

        大战的两个主角是万得和同花顺,前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金融资讯及数据服务市场的垄断者,后者则是姿态强势的后起之秀。自2012年年底万得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同花顺后,两个竞争对手之间的战役被引爆。

        起诉2个月后,“抄袭门”又生波澜,万得成为被举报的对象。1月初,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明俊和操乐龙实名向证监会举报万得,称万得在控告同花顺侵犯知识产权案中涉嫌进行内幕交易,请求证监会对万得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行为进行调查。

        一场知识产权维权的官司、一项针对“万得内幕交易”的举报,战事不断升级,双方口水战的背后则是关于“偷梁换柱”、“金蝉脱壳”、“声东击西”的连环暗战,这也让这场数据战争的结果愈发扑朔迷离。

        战争前的伏笔

        万得和同花顺矛盾正式公开化是在2012年11月底。彼时,万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竞争对手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同花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同花顺),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9920万元。

        高昂的索赔额度和两者的市场地位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但双方的积怨恐怕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

        2010年,同花顺正式推出iFinD金融数据终端;经过2011年的测试阶段之后于2012年以低价战略在市场中加快扩张,对金融信息终端者万得发起了挑战。由于万得并未上市未有公开报表,同花顺对万得经营产生的实际影响并不可测。但此前万得方面曾表示:“2011年万得遭受直接损失超过2000万元,2012年遭受直接损失超过2亿元。”

        在万得看来,同花顺iFinD金融终端全面抄袭万得,“剽窃范围几乎涵盖了金融信息服务包括的所有重要品种和领域,范围广、时间长,绝非仅仅是‘软件功能界面相同相近’。”同时,万得表示已掌握的抄袭证据已有“三层楼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花顺和万得暗战过程中,万得曾以一种罕见的方式与同花顺进行交流——即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同花顺股票,成为其流通股股东。公开数据显示,万得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持有同花顺股票,2012年第三季度时位列同花顺前十大股东名单。

        “我们在2010年即发现iFinD抄袭自此开始与同花顺沟通,但收效甚微。我们认为,如果成为他们股东的话,提出的意见更容易被采纳。”一名万得内部人士对记者解释公司买入同花顺股票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该人士表示:“万得曾派代表参加股东大会,并与同花顺就侵权行为进行沟通与告诫,但是同花顺并未将此事实记录在会议纪要上。”而同花顺方面则称,万得从未进行上述内容的表述,“某竞争对手为了达到特殊目的,公开宣称‘想通过同花顺股东大会劝诫同花顺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与实际情况不符。”双方迥异的说辞为万得的“潜伏”行为平添遐想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暗战 同花顺 一场

上一篇:两项收购计划均受阻 新联电子钱多“烫手”
下一篇:超日太阳面临跑路传闻银行抽贷 倪开禄自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