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艾比森光电技术乏力 “高新”称号很勉强
2013-01-26 14:09:3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本报美编 鲁达 制图艾比森在招股书也坦言,随着LED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公司不排除采取降价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可能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下降。今年以来,有7家LED企业成功上...

品牌建设乏力

除了核心技术这个硬条件存在的质疑之外,来自品牌建设方面的疑问也不断。艾比森招股书列举出的九大风险因素中,列举出了一项“贴牌生产的经营风险”,引起广泛关注。

招股书称,公司产品境内销售以自有品牌为主,境外销售主要为中性包装,其次为经销商ODM贴牌生产模式。报告期内,贴牌生产的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24%、7.05%和12.10%。如果公司在质量控制、交货时间等方面不能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的主要客户有可能转向其他厂商采购,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同时公司不能采取持续有效的措施对贴牌生产的商标进行严格的审查程序,公司将面临商标侵权的经营风险。

根据披露信息,报告期内,艾比森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19亿元、1.76亿元和2.75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6.51%、66.42%和66.23%。如果扣除上述贴牌生产所占的比例,公司来自“中性包装”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50%。

投资者对贴牌或许并不陌生,艾比森采用的是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即指艾比森根据品牌厂商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

关于“中性包装”外界则比较陌生,艾比森的招股书共计提到“中性包装”3次,但未对这个名词作出具体的解释。

资料显示,中性包装是指商品和内外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的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牌号的包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外市场的特殊要求。这意味着尽管艾比森的产品大量销至海外,但却不是以“艾比森”自有品牌对外销售。这样的销售方式与贴牌生产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艾比森通过中性包装获得的收入已经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50%,而记者在同行业的联建光电、雷曼光电、奥拓电子和洲明科技等公司的招股书中,均未发现有关“中性包装”的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LED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公司都在着力建设自有品牌,而艾比森却仍在大规模地采用贴牌的方式进行生产,对其品牌推广将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艾比森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品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报告期内,艾比森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500万元、2625万元和3387万元,增幅分别为75%和29%。

“这样子‘砸钱’应该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效果能有多大最后还要看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上述分析师称。

高毛利面临考验

品牌竞争力缺失的结果是,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只能采取降价经营的策略,这将影响到企业经营业绩。

艾比森在招股书也坦言,随着LED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公司不排除采取降价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可能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下降。

报告期内,艾比森毛利率下滑的情况已经出现。2009年至2011年,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44%、38.72%和33.17%。其中,公司主要产品全彩LED显示屏在2009年至2011年每平方米平均售价分别为1.24万元、1.20万元和1.07万元,呈现逐年下降的局面。尽管艾比森表示,伴随技术进步,LED全彩显示屏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但该产品毛利率还是从2010年的38.69%,下滑至2011年的33.36%。

而公司的另一项业务照明产品的毛利率只有29.02%。艾比森表示,公司的照明产品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规模效应尚未体现。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禁白’公告;5月28日,广东省提出LED产业‘十二五’期末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以上,并将推广LED照明纳入节能减排的政绩考核指标,这些政策将大幅刺激LED照明企业的业绩。”上述分析人士表示,“LED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并且新的竞争者不断涌入,市场呈现出同质化竞争格局,与同行业几家上市公司相比,艾比森并没有特别独到的地方,因此,公司能否在这场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还很难说。”

相关热词搜索:艾比森 光电 技术

上一篇:宏良皮业巨债缠身 借款余额增速远超营收增长
下一篇:中国铁物卷入钢贸圈丑闻 年内第二大IPO蒙阴影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