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华锐风电裁员背后:故障频发 资金链被挤压
2013-01-30 10:28:07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当叶武晶在五月中旬听说华锐风电(15.08,-0.18,-1.18%)(601558.SH)解聘应届生的消息时,他一点都不感觉惊讶。今年初,华锐就开始出现人事上的变动了,那时候就陆续有员工离职。叶是华电位于河北某项目的部门经理,...

        力拼国内市场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共计1492万千瓦,与去年7月发布的第一批风电规划核准2683万千瓦的规模相比,这次的拟核准项目计划减少了1191万千瓦,降幅近五成。

        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去年华锐以2939兆瓦的新增装机落后于金风,位居中国新增风电装机第二位。

        根据华锐去年年报,其兆瓦级风机去年收入约100亿元,增长率为-48.63%,但其3兆瓦风机的业务收入却实现了24.7%的增长率。

        在国内率先量产3兆瓦风机一度被认为是华锐的一大竞争优势,但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实际上的停滞不前,也让这个英雄的用武之地有限,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库存。

        在2010年10月公布的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华锐中标滨海和射阳两个共计600兆瓦的近海项目,但将近两年过去了,包括这两个项目在内的首批的4个项目均未开工。“首轮海上风电招标项目,从法律意义上看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华锐风电首席战略师胡渭说,“一期招标需要的风机都制造好了,但项目停滞,安不上去啊,涉及到好几个项目呢。”胡渭并未透露这些项目所造成的库存总额,但根据华锐今年1季报,其存货总额达到约88亿元。

        为了扩大其国内的风机销售,华锐在已有两名副总裁刘征奇和陈党慧负责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底还将GE风电业务市场经理李京京挖来担任市场副总监。

        此外,在过去已有20个基地,并且其中11个到去年年底还没投产的基础上,在今年仍大手笔的进行基地投资。较近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将在大庆和大同分别投资20亿元和15亿元建设新的基地,以期实现基地建设与市场订货和风资源开发的高度协调。

        国际市场难挑大任

        201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韩俊良曾喊话,华锐风电未来5年海外市场的营业额要超过公司总收入的30%,力争达到50%。那时,多数人都还觉得他是在信口开河,但一位了解华锐国际业务部情况的人士透露,华锐在国际业务上的拓展还是很下了些功夫。

        去年初,李乐成带领的华锐国际业务部还只有30多人,现在已经扩充至上百人,还在2011年初分离出欧洲业务部,由副总裁邓燕分管。

        韩虽然不直接插手具体的海外项目,但给予了国际业务部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客户缺钱华锐就投钱,因为有国开行出口信贷支持;尽量缩短交货时间,甚至可以把国内的订单往后排一排;将国际销售的质保期延长至10年。

        根据华锐2011年年报,李、邓二人去年的业绩不错。但即使如此,2011年年报称,华锐当年海外销售仅占总销售的0.77%,但其约8000万元的营收比2010年度有大幅增长。

        多名与李乐成接触过的人士称,他为人强势且嘴皮子了得,但这也无法改变国际部内部对美国市场的悲观情绪。“之前美国经济危机,中国企业有钱还是相对容易进入的,现在华锐也没有闲钱了。”前述了解华锐国际业务部情况的人士说,“因为与超导的事,华锐在美国的名声也不如之前。”

        华锐曾表示,单独设立欧洲业务部是因为看到欧洲海上风电的机会,以及东欧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波兰四国的开发潜力。

        但在美国麦哲华咨询公司中国办公室能源电力事业总监曹寅看来,这个市场同样存在风险,“欧洲已经有很成熟的风电市场,这些国家要求风机是高端可靠性的工业用品,但对于中国工业品的耐用性存在成见。而新兴市场虽然容易接受中国更廉价的产品,却也可能存在政策风险。”

相关热词搜索:风电 裁员 背后

上一篇:庞大乐业空白合同迷局 60余位车主进京维权
下一篇:鹏翎胶管IPO:“快捷通道”过会 疑窦重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