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永城集聚区管委会被指渎职 致开发商骗取巨额补偿款
2013-05-07 11:31:10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至今停留在项目公示阶段的永城市产业集聚区项目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已被圈但尚在等项目的地块之一签订开发协议方与收受村民补偿款方并非同一家公司人民网郑州4月24日专电 4月15日,本网以永城:产业集聚区强征强拆

    至今停留在“项目公示”阶段的永城市产业集聚区项目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已被圈但尚在“等项目”的地块之一

    签订开发协议方与收受村民补偿款方并非同一家公司

    人民网郑州4月24日专电 4月15日,本网以“永城:产业集聚区强征强拆村民补偿款被转借开发商”为题对强征强拆事件报道后,又有村民不断向记者爆料,称由于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下称管委会)渎职行为导致村民补偿款流向不明,土地被征用后大量闲置。

    政府违规内定开发商

    在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管委会与河南鼎豪置业有限公司在2012年8月16日签订的“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群众安置社区梅花小区北区合作建设协议”,协议显示:梅花小区北区项目建设用地102亩,其中35亩用于安置房建设,剩余67亩用于商品房建设。

    管委会工作人员称:“该项目相关的土地招拍挂、规划、建设手续还在准备阶段。”

    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土地手续,未经招拍挂、规划、建设等法定程序的情况下,管委会罔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内定开发商并进行违法建设。

    那么,管委会纵容默许的背后究竟还有着怎样的隐情?

    拆迁补偿款无人监管

    在管委会办公室,谢酒店村会计谢朝府告诉记者,是管委会通知他领取6382038元的酒店组村民拆迁补偿款。这个说法也得到了管委会工作人员的认同。

    在管委会工作人员出具的三张收据中,记者注意到,余文连、王美玲分别领取了185433元、524247元;剩下的5672358元则被酒店组组长冯自新领取。

    村民反映,冯自新领取的5672358元补偿款并未发放给村民,而是以“酒店组群众买房预付款”的名义交给了开发商谢永新。

    对此,村民纷纷表示:是谁授权冯自新领取补偿款?又是谁授权冯自新将村民补偿款以“酒店组群众买房预付款”的名义交给开发商?

    在管委会提供的“酒店组群众买房预付款”收据中,记者注意到,入账日期为“2012年12月4日”,共计“5672358元整”,收款单位为“温州万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永城分公司”。

    但是,与管委会签订合作建设协议的却是“河南省鼎豪置业有限公司”,那么,领款的企业为何变成了温州万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永城分公司?该公司与河南鼎豪置业有限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

    管委会工作人员联系了开发商谢永新,谢永新称温州万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永城分公司曾与河南鼎豪置业合作过,不过已经解除合作一年多了。

    一个已经不存在合作关系的公司,却收受5672358元的“酒店组群众买房预付款”,目前这笔村民补偿款究竟在哪里?期间,管委会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村民代表意愿遭造假

    按照酒店组组长冯自新的说法,“酒店组群众买房预付款”是经“群众代表”开群众大会同意才将补偿款交给开发商的。

    但在采访中,不止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并没有召开过任何村民代表大会,也没人告知这笔钱是被用于缴纳安置房预付款。

    对此,管委会出示了酒店组村民“自发”写的“情况说明”,其中显示:群众对梅花小区北区项目安置非常满意,只有极个别一人因未达到个人欲望到处上访,其反映情况极不属实,违背了本组村民的意愿。“情况说明”下方还附上了20位村民的签名。

    但经记者调查发现,其中签名的村民居然存在夫妻二人同是“群众代表”,甚至还有的村民根本没有涉及到本次征地和拆迁,也被迫签名。

    多位村民对记者表示,这份签名纯属造假,更代表不了他们的意愿。

    一份被捏造的民意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幕后黑手?

    土地闲置被称等项目

    在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多位村民反映,集聚区自开建以来发展迟缓,曾经规划的产业园区根本没有什么项目,除了开始引资过来的几个项目外,几年来根本没有什么新项目。

    有村民调侃道:“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在哪啊?不如叫房地产开发集聚区。”

    采访中,记者发现,正如村民所言,尽管“永城市天联投资有限公司天联汽车城项目”、“永城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及服务设施项目”等项目圈地已久,但却仍然停留在“项目公示”阶段。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在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有大片的土地都被围墙围着,既没有开工建设,也没有任何公示。管委会工作人员称,这些都是土地储备,正在等项目。

    该工作人员介绍说:“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0年3月,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后追加10平方公里,共计29平方公里。”

    然而,如此规模巨大的产业园区,却因一句“等项目”成为了其发展停滞不前的最有力佐证。

    有村民表示,管委会持续大量圈地征地后囤积,是为了日后获取更大的土地收益。

    某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告诉记者,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强征强拆现象背后暴露的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偏颇,而征地拆迁补偿款流向不明,除了开发商联合村会计、村组长涉嫌骗取国家补偿款外,凸显的更是管委会渎职和监管缺失,甚至于玩忽职守。

    对此,本网将继续关注。(程明辉 陈贵洋)

相关热词搜索:永城集聚区管委会被指渎职 致开发商骗取巨

上一篇:长安CS35升级后仍乳化 车主要求厂家装回分离器
下一篇:欧尚超市售面膜敷后“毁容” 厂家称属正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