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期货 > 正文

现象:涉矿公司层出不穷 上市公司涉矿各怀鬼胎
2013-01-30 10:26:26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上市公司涉矿史由来已久,从西藏发展的稀土,再到科学城的银矿,上市公司涉矿热度持续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共有逾70家上市公司涉矿;今年以来,则有包括斯米克、中捷股份等在内的约20家公司涉矿,先...

        上市公司涉矿史由来已久,从西藏发展的稀土,再到科学城的银矿,上市公司涉矿热度持续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共有逾70家上市公司涉矿;今年以来,则有包括斯米克、中捷股份等在内的约20家公司涉矿,先后引发二级市场的爆炒。

        现象:涉矿公司层出不穷

        在2010年之前,上市公司大面积涉矿的现象并不普遍,但2011年以来,随着二级市场的逐步走熊,A股市场涉矿股遍地开花。虽然并无证据表明上市公司涉矿与二级市场的因果关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每逢上市公司发布涉矿公告时,二级市场则为之疯狂,走出与指数迥然不同的牛市格局。

        如西藏发展去年参股成立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拟涉足稀土业,由此点燃西藏发展的“稀土热”,其股价两月之内涨逾200%。

        在众多的涉矿公司中,盛屯矿业、兴业矿业及海亮股份等本身隶属于有色行业,涉矿无可厚非,但更多涉矿公司则是非有色类企业。据统计,目前A股涉矿企业约为75家,分别来自房地产、钢铁、旅游、建材等行业,甚至还包括酿酒、生物制药、纺织等领域,业务跨度之大令人咂舌。

        据了解,法律及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涉矿并无明确的规定,换言之,上市公司涉足与其主业毫不相关的矿业并不承担法律风险。若上市公司最终确能成功购矿并合理经营自然无可厚非,但若一旦收购计划流产或矿业经营不利,则上市公司也无须为此埋单。

        原因:涉矿公司各怀鬼胎

        在二级市场爆炒涉矿概念并一度引发“沾矿则涨”行情的同时,涉矿公司并未因涉矿而使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即此前市场所预期的业绩市场并未实现。

        业内人士指出,除正常涉矿外,多数上市公司涉矿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猜测,此类公司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即主业不振甚至难以为继,现金流短缺以致濒于断裂。在此背景之下,上市公司往往会寻求所谓的多元化经营,而多元化经营又可解读为原有业务“做不下去了”,相对于其他业务,涉矿所面临的市场培育风险相对较小,因而上市公司纷纷买矿,如TCL集团、中捷股份等。

        与前述涉矿原因不同的是,部分ST公司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依然蓄谋涉矿则似乎不容易理解。目前A股上市公司约有9家ST企业具备涉矿概念,以ST梅雁为例,公司去年净利不足千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6%,今年一季度再次亏损2000万元。若依照主板上市公司退市新规,则ST梅雁退市几率极高,但从公司历来年的重组来看,公司高层正极力挽救濒于危局的ST梅雁,涉矿便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2011年3月以来,ST梅雁涉矿传闻不绝于耳,公司高层亦曾表示公司确实涉矿,并且有市场追捧的锑矿。结果ST梅雁股价大涨,壳资源价值大幅提升,但最终的结果是,前述锑矿并未增厚ST梅雁的业绩。业内人士指出,ST公司免予退市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保壳”,寻找并购方供后者借壳上市。若壳资源价值较高,则公司原股东可获得不菲的出让价,或以此为筹码在新公司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到过目前为止,ST梅雁并未成功置出壳资源,监管层关于禁炒壳资源的规定则无疑令ST梅雁前景更为悲观。

        还有一类公司涉矿理由则更为隐秘,如多伦股份于去年6月一度被传将涉足价值高达4000亿元的稀土资源。虽然最终证实前述传闻不实,但多伦股份对于业界的传闻及股价的异动不置可否,直到多伦股份股价翻倍之后,公司才出面澄清。而在此期间,多伦股份大股东多伦投资有限公司却借机减持1600万股,套现1.6亿元。在多伦股份发布澄清公告后,其股价崩盘式下跌,但大股东却实现了高位套现。王剑

相关热词搜索:现象 公司 层出不穷

上一篇:豆奶王热衷白酒并购 超级牛散入驻维维获利千万
下一篇:环保股的走势出现分化 巴安水务逆市涨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