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停工事件背后的两个“新飞”商标之争
2013-01-07 09:59:13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10月15日,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的新飞电器总部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一名身着新飞电器工装的中年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6天前的10月9日,随着中秋国庆长假的结束,新飞电器部分员工开...

 

        10月15日,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的新飞电器总部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一名身着新飞电器工装的中年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6天前的10月9日,随着中秋国庆长假的结束,新飞电器部分员工开始停工,要求涨薪。目前,员工已经复工。

  10月12日16时,“新飞部分员工停工要求涨工资圆满解决新闻发布会”在该公司制造一部生产现场召开。会议称,经公司管理层、工会与员工代表紧急磋商,此事已圆满解决。

  针对“10年没有给工人涨薪”的传言,公司总裁吴俊财回应说“传言不实”,10年来,新飞员工工资陆续增长,但感觉增长幅度与物价增长水平相比偏低。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这句广告词,感到离自己越来越远。”一些员工说,“自新加坡丰隆集团拿到经营管理权后,效益就出现下滑,员工收入及福利待遇并未提高。我们不得不通过停工的方式来维权,并促使管理层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新飞电器由

  “国有”到“外资”

  一名员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此次达成的复工协议中,公司承诺将分两次对员工进行涨薪,从本月开始每月薪酬将上涨300元,明年元月开始,每月薪酬将再次上涨200元。

  “劳动法规定,日常加班费按照实际工资的日工资进行计算,但此前执行的是加班费每日定额制。我们知道公司效益不好,但这种违反劳动法的做法不能一直这样啊!”这名员工颇感委屈地说,过去的新飞人穿着工装走到大街上都让人羡慕,他们拿着1000多元工资时,新乡市的职工平均工资才500多元,而他们仍然拿着1000多元工资时,新乡市职工平均收入已达到2160元。

  “一想起这些,就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疑惑。”这名员工感叹道。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新飞的前身是一家地方小型军工企业——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从1958年成立直到1984年,只有500人的小厂。1984年12月8日,新飞的前身新乡电冰箱厂奠基,揭开了新飞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后来,新飞发展成为拥有近2万名员工,可以生产冰箱、冷柜、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企业。

  1994年,新乡市新飞集团和新加坡丰隆集团合资成立新飞电器。2005年9月25日,新飞电器国有股权再次转让,39%国有股再度落入外资公司手中。至此,已控股新飞电器51%股权的新加坡丰隆电器,股权上升到90%,并且从中方手中拿到了新飞电器的经营管理权,新飞电器成为一家外资企业。

  不少员工告诉记者,自丰隆集团全面接手新飞电器后,关于二次出售的传闻从未停止过。

  摆在员工面前的是,近年来,新飞电器不仅未在规模和产能上获得突破性增长,相反在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也逐渐落后,陷入了发展停滞期。

  公开的数据表明,2005年,新飞冰箱年销量为300万台,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海尔,而2011年,新飞市场份额已跌出国内品牌前5位。

  “员工还是原来的员工,管理层一再发生变化。”据知情员工介绍,目前新飞的高层基本都是丰隆方面的人,丰隆与新飞双方的矛盾就从没有间断过。在2010年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就先后有五位高管离职,其中便包括原新飞董事长张冬贵及原总经理王建华。

  在此次停工事件中,员工张贴的“告全体新飞同胞书”指出,自丰隆接手新飞以来,新飞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急剧下跌,并指责“无德、无能、无为的管理层辜负股东和新飞人的信任,不加大新品开发和广告宣传,消极应对市场挑战,将经营不好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市场和不利的经济形势,将新飞雄鹰一步步蜕变为一只可悲的海鸥……”

  “再这样经营下去,我们万余名员工该咋办?”不少员工担心自己的将来。

相关热词搜索:停工 事件 背后

上一篇:双汇质量投诉接二连三 回应方式冲击各方信任
下一篇:深圳宜搜遭近百客户要求退款 官方称事有预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