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洋奶粉调查:垃圾场也可注册 监管远比国产宽松
2013-07-15 14:05:27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目前,洋奶粉在一线城市所占的市场份额在85%以上,甚至连洋牛奶近年来也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与洋奶粉形成合围之势。很显然,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认为国产奶不安全。
国产奶粉之殇
一边是“假洋鬼子”奶粉的泛滥,另一方面则是国产奶粉的日渐式微。王丁棉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洋奶粉在一线城市所占的市场份额在85%以上,甚至连洋牛奶近年来也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与洋奶粉形成合围之势。很显然,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认为国产奶不安全。
王丁棉认为,此前国内奶粉安全事件太多,太密,太触目惊心。9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5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加之后来频频发生的汞超标事件、黄曲霉素M 1事件、β-内酰胺霉(解抗剂)亊件、涂改已过期产品的生产日期事件、消毒液外溢事件、学生奶中毒事件等这些核能聚变,带来了信任危机的总爆发。
“2008年之前,全国10余万个收奶站完全处于自由无政府状态中运行,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对它们实施监管。你想想会有什么状况和结果发生?这些收奶站当中,有人从奶农的手中收购一吨的牛奶,但当他再把牛奶交售给乳品厂的时候,却变成了3吨,这难道不是监管失控的罪过?”王丁棉说道。
卫生部于2010年曾公布了修订版的生乳标准,其中多个指标比修订之前要低,从而引发争议。2012年1月20日,河南消费者赵正军要求卫生部向社会公开乳业国标定制过程中的会议纪要,遭到卫生部公开的拒绝后,赵正军将卫生部告上法院。同年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赵正军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至今仍未有下文。
2010年4月,卫生部发文公布的《生乳》(G B19301-2010)等6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生乳收购中每毫升细菌总数提高到了200万个,而每100克生鲜乳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 克。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美国和欧盟的标准,菌落总数是1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在3.0克以上。因而此前这份标准曾被乳业专家王丁棉斥为“史上最差标准”。
赵正军称,他要求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原因,是为了搞清“新国标是不是被企业绑架了?”他注意到,在2010年出台的新行业标准中,没有关于起草人的具体介绍。而卫生部则回应称,赵正军所要的会议纪要属于过程性信息,一旦公开,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增加行政管理工作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王贞照、王永康,徐文芝、李光华等上海多位养牛退休专家实名写信质疑了新国标的起草人。在联名信中,专家们写道“我们确实不知道这新国标何时发布,何时执行,是由哪家单位执笔(或那些专家参与起草)?例如:1986年《生鲜乳收购标准》(即老国标)中每项标准都有某机构或某人执笔,比如许多是由黑龙江研究所、上海食品卫生检验所和上海乳品二厂的工程师王某某,都有具名。那么这次新国标的出处是何方圣人?哪个研究机构?”
王丁棉向南都记者透露,新国标的定制最早从2007年的时候就陆续开始了,但以前一直是卫生部、国标委和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在操作,地方乳协根本不知道,后来知道也没有受邀参加讨论,无奈之下地方乳协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来提出各地的声音和反对意见。
“最后大家才感觉到,所谓的国标讨论根本就是走形式而已。我们以地方奶协的名义提了很多意见,但最后我们一对照新国标,发现根本没有接受地方的意见。地方连发言机会都没有。”王丁棉补充道。
而与会的另外一位乳业专家魏荣禄则表示,当时与会专家上午还把生乳蛋白质最低值每100克定为2.95克,细菌总数定为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而下午卫生部就把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 .95克降到2.80克,菌落总数上限已改为每毫升200万个。
有不愿具名的与会企业人士则对南都记者透露,当时他们提出的蛋白质含量的最低值也是2.95克,其他项目提的数值也比现标准要高,所以不存在所谓的 “绑架”问题。另有业内人士则直言不讳称,以中国目前的生乳生产的现状,武断地向欧美标准靠拢不过就是“大跃进”而已,而且以目前的监管现状,即使设立欧美那样的高标准,监管不到位还是沦为一纸空谈。【青松网-www.2001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