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私人银行达18家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2013-01-18 23:54:25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深圳的“私人银行”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深圳私人银行的数量已达18家。不过,在现有分业经营的监管体系下,国内金融业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金融产品难以创新,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私人银行的服务尚处于拼外围服务的初级阶段,相对于未来的发展空
  近年来,深圳的“私人银行”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深圳私人银行的数量已达18家。不过,在现有分业经营的监管体系下,国内金融业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金融产品难以创新,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私人银行的服务尚处于拼外围服务的初级阶段,相对于未来的发展空间,私人银行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深圳私人银行数量已达18家  私人银行瞄准的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据介绍,进入到私人银行的门槛至少是600万,这还不包括房产和汽车,而只是包括基金、保险、理财产品等在内的金融资产。作为专门为富人理财和进行资产管理的机构,私人银行无疑是银行服务最高端的机构。  2007年,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心正式成立,为深圳私人银行业务拉开大幕,客户的资产规模要求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随后建立的部分私人银行,门槛也都是1000万元起步,有的甚至高到1200万元。2008年是深圳私人银行业务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陆续在深圳开办了私人银行业务,一年之内共有7家私人银行先后在深圳开业。2009年,城商行等银行也加入到这一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深圳地区私人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8家。  深圳各家银行之所以抢建私人银行,看中的是其丰厚的利润。据悉,在私人银行业务发达的欧美市场,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是其他零售业务利润的数十倍。资料显示,美国私人银行业务平均利润率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12%至15%,远超过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各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增长很快。2011年,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增长60%,客户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000亿元;交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和“沃德财富”客户分别较年初增长42.38%和29.42%;建设银行管理金融资产300万元以上的客户较2010年增长20.43%,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增长27.99%,高端客户金融资产增长25.03%。  客户群为占有八成社会财富的两成富人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顾问章磊告诉记者,中国财富结构有“二八效应”之说,即20%的富人拥有80%的财富,这20%的人群就是高净值人群,他们对银行来说,意味着银行业绩的拉动、个金业务和对公业务的提升,还意味着银行的品牌效应。那么,这群人在对待财富的态度和投资、消费方面,有哪些特点?这正是不少私人银行关注的问题。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人白皮书》中指出,高净值人群投资理念渐成熟,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很高,长期稳健获益是他们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数的91.7%。这再次印证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态度是理性的,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很高。  而现实中,这个人群的特点远比白皮书更具体、更生动。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副总经理王立军告诉记者,深圳私人银行的客户按年龄分,可以分为较早到深圳打拼的第一代人,他们大多为50后、60后生人,出身草根,通过敢闯敢试的劲头在深圳创业成功,这类人的消费特点是理性偏保守,非常务实;再就是70后生人,这批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年龄在40岁左右,不仅注重物质,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和消费;最后就是80后生人,大多以富二代为主,消费上偏重自我感受。  据悉,深圳私人银行的客户里,比重最大的群体是大陆人,其次是香港人,还有少部分台湾人。王立军告诉记者,从他们的消费特点来看,大陆客户消费观最奔放,最大手笔;香港客户比较理性、务实;台湾客户则相对偏保守。  提供高端服务的同时更提供社交平台  深圳虽然是财富集中的地方,但高净值人群的数量毕竟有限。为了争夺这些富人客户,各家私人银行不惜使出浑身解数:子女留学、法国红酒、翡翠珠宝、家具古玩,甚至私人游艇、飞机的租赁等等。某大行私人银行的一位顾问透露说,该行甚至能满足客户去法国打羊胎素美容针、到日本去做昂贵的早期癌症排查等奢侈要求。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近日刚刚在深圳CBD中心区为其新的私人银行揭开帷幕,其装修设施完全颠覆了传统银行的概念,更像是一个高级会所,宽敞奢侈的空间,欧洲风格的家具,私密幽静的环境,中医按摩推拿室,五星级酒店一样的卫生间,这还只是硬件设施而已。该私人银行的副总经理王立军告诉记者,这个新开张的私人银行将主打“养生牌”,每个月会为当月过生日的客户进行一次全面的中医体检、推拿按摩,还会定期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请来著名的中医专家,为客户举办主题沙龙活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私人银行从成立到现在,早就突破了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功能,私人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更像一个社交平台。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顾问章磊告诉记者,一次组织客户去瑞士旅行,客户里有做服装生意的,有做原材料生意的,有负责终端销售的,这些人聚拢到一起,无疑就产生了很多头脑碰撞与商业合作的机会,不少人后来成了合作伙伴。  私人银行无形中为高净值人群搭建了一个集资产配置、财富顾问、交叉销售于一体的平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私人银行铆足了劲拼服务的做法背后,隐藏着他们的种种苦衷。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中国金融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在这种监管体系下,金融产品难以创新,中国金融业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对比国外的混业经营,国内的私人银行还难以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不仅同质化,而且比较单一。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的一位顾问也坦言,深圳虽然已经有多家私人银行,但为高端客户的服务还只是品牌宣传和简单的增值服务,尚未真正进入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统化、全方位服务的层面。“竞争仍停在商业银行阶段,私人银行业务并不成熟。”  另一方面,中国的富人与私人银行之间,远未建立一种互信的机制。章磊告诉记者,在国外,富豪把财富交给私人银行或家族办公室,是完全的信任和充分的授权;而在中国,这一点还远远做不到。现在绝大多数中国富人都不会把资产集中交给一家私人银行打理,而是分散处理,每个银行放一部分。私人银行不遗余力做服务的结果,并不能指望客户把其名下的所有资产都放到一家银行,充其量客户也就是调整一下在各家银行的资产比例而已。他坦言,出现这种现象,源于国内私人银行与富人之间的互信机制还尚未建立起来。  章磊认为,这并非是一两家银行的问题,也不仅仅在深圳存在,而是与中国目前金融体系发展状况有关。他表示,未来私人银行要面临的课题还非常多,如何对接高端财富管理,以保护家族财富为目标的投资组合策略有哪些,如何赋予家族下一代成员(富二代、富三代)参与家族财产决策的权利等系列问题,这一切都建立在双方的互信基础上,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王立军则认为,高端财富管理这个神秘的领域其实在深圳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随着深圳富豪财富的增长和理财意识的觉醒,富豪们对财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寻找高端财富管理模式已成为他们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随着高收入人群的增加、高净值人群投资理念日趋成熟,家族财富管理将更加个性化与多元化。与之相对照,深圳的私人银行才刚刚开始,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系统化,未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还很大。

相关热词搜索:深圳 私人 银行

上一篇:深圳新生代农民工成"跳槽"主力军
下一篇:2012年深圳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2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