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质量万里行”炼就粽子国家特等奖
2013-05-31 09:44:43 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0 点击:
扬子江粽子绿豆糕双获国家特等奖(3)
扬子江“质量万里行”炼就粽子国家特等奖
采天下优质原料,做中国最好的粽子。今年端午粽子生产前,武汉扬子江乳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梅红运等上河南,赴陕西,去东北,到安徽,足迹遍六省,行程近万公里,选采粽叶、糯米、大枣等,把扬子江人对粽子质量的追求写在中国的版图上。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粽子行业委员会负责人参加了扬子江粽子的这次“质量万里行”,几天前回想这段艰难的行旅,不无感慨地说:“扬子江粽子、绿豆糕在中国粽子文化节获得特等奖,当之无愧。”
粽香的灵魂是粽叶。安徽黄山莽莽丛山峻岭中,梅红运住在山民家,考察这里的野生箬叶。这种箬叶又称“徽州伏箬”,自古就是粽叶中的上品。其一年只采一季,开春太嫩,秋冬则太老,唯有盛夏时节才最清香柔美。今年扬子江的粽叶全部选用“徽州伏箬”,散发的天然芳香闻上去就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东北黑土地,辽宁、黑龙江交汇处,梅红运把粒粒晶莹的东北团头糯捧在手端详。“东北粮仓”的这种糯米,饱吸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香气盛,吸水好,口口糯软,冷却后不发硬。扬子江粽子有了这颗高贵的“芯”,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陕北的“狗头枣”遐迩闻名,肉多核小,香甜有营养。扬子江红枣粽馅料用的就是这种名枣,咬一口,满嘴香甜交融直入心脾尖。吃稀饭,嚼馒头,睡窑洞,路途迢迢,几多辛苦,但看到扬子江粽子一天天受到消费者欢迎,梅红运等露出欣慰的笑容。
(文/天新)
神丹蛋俗文化讲坛
“送端阳”的来历
据《通城县志》(清同治六年版)记载:“五月五日亲故以角黍、腌蛋相馈遗。”如今,端午“送端阳”的习俗在民间依旧盛行。端午节这天,人们会相互送蛋以示送福气,给团队成员“送端阳”,体现了上级对部属的关心;给尊者、长者“送端阳”,表达了尊敬感激之意;给亲朋好友“送端阳”,以联络感情;女婿们可千万别忘了用“送端阳”来孝敬岳母,因为这一天也是我国民间的“岳母节”。
对于女婿和准女婿们来说,给岳母“送端阳”,一定要送蛋,这里面有着特殊的讲究。女儿女婿送蛋到娘家,寓意着家庭生活吉祥圆满、和和美美。对准女婿而言,“送端阳”是婚礼前男方给女方家送的最重要的一道节礼,男方送上一份圆圆的蛋品,是含蓄地表示“希望能够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圆)”,如果女方接受了,就表示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家庭成员。
“送端阳”送蛋的习俗展现出中华民族相互关爱的传统美德,饱含着浓浓的情谊。选“节礼”当然要选安全、健康、质量有保证的产品。获评中国企业质量诚信企业的神丹公司,有多款端午节精美礼盒包装,清凉皮蛋、清淡咸蛋、保洁鸡蛋等产品,是您“五月五送端阳”的理想选择!
迁坟公告
为了加快武汉市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发展走马岭街区域经济,根据区发改委《关于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立光路、华祥路、华征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革新大道延伸线,华征路纵线需从走马岭街八支沟墓地片区穿过,按经开区的总规划,八支沟墓地需整体搬迁到新沟白汊湖墓地。搬迁时间5月16日—5月31日。目前搬迁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还有少数搬迁户未搬迁。请您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7天内,将八支沟墓地的坟墓搬迁完毕,逾期未迁者,将视为无主坟集中处理。望广大居民相互转告。
联系人:胡小泽13871092746
胡荒城13657284508
杨以红13476838095
服务热线:8329066183290662
走马岭街办事处
二O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上一篇:湖南靖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下一篇:安徽旌德县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