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制 > 正文

地方政府帮富士康招工是偏私之举
2013-01-07 09:51:51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时值八月末,立秋还未走远,本当是秋老虎来袭,酷暑依旧之时,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诸多中小微企业却已面临霜重露浓、寒气逼人的天气,身着薄衣,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形影相吊,好不凄凉。 ...
  时值八月末,立秋还未走远,本当是秋老虎来袭,酷暑依旧之时,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诸多中小微企业却已面临霜重露浓、寒气逼人的天气,身着薄衣,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形影相吊,好不凄凉。
  说中小微企业形影相吊,是因为地方政府的过分偏私。
  近日,富士康宣称在未来5年内将投资千亿在山西建设八大生产基地。据了解,为了能够顺利投产,山西晋城市除专门制定如减免税费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之外,还为富士康解决用工问题,三次以政府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各区县责任到人全力配合招工,还专门以市政府的名义成立人力招募工作组,在全省各地甚至跨省招募大量工人。笔者手头还有一份《济源市2012年协助富士康济源项目招募员工工作方案》,内容相近。甚至连市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审计局、统计局、旅游局都有招募指标。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何地方政府对富士康宠爱有加,而诸多中小微企业正艰难度日,却不见政府施以援手?如此厚此薄彼,怎能不令其他企业身心俱寒。
  
  “GDP至上”导致行政权力和资本快速结盟
  
  晋阳、济源并非个案。近年来,地方政府滥用公共资源为富士康鞍前马后,使其享受超国民待遇,早已是见怪不怪。四川省各市、县、村都接到了任务,党员干部和政府公务员顶在招工第一线,为完成任务费尽心力。更匪夷所思的是,招工成绩还被列为年终考核的项目之一。据称达标者会得到奖金,未达标者将处以罚款。据说,除了垂直下行、各地市摊派,一些如“买人头”式的灰色市场行为也已浮现出来。尽管颇受争议,但富士康在河南、广西、重庆、四川、山西等设立新厂区的省份,所到之处还是被地方政府奉为高高在上“财神”。原因为何?自然是GDP的诱惑。
  富士康2011年的出口额居中国首位,达1117亿美元,雇佣人数也多达120万人。以晋城为例,如果当地为富士康量身定做的金匠园区全部投产,仅富士康就可以为晋城增加600亿元的GDP。而2011年晋城市生产总值是895亿元。富士康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巨额投资、GDP增长和就业规模,而在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目前这种“亲资本”的政策导向也就顺理成章。这或许是晋城政府不辞辛苦为富士康万里跨省招工的动力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地方政府 富士康 招工

上一篇:金威煤电被指私自招标监管漏洞 工人摔死被私了
下一篇:儋州:万林木业涉嫌全国骗资3000万元 警方调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