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鑫茂科技资产出售之谜:背后涉嫌利益输送
2013-01-26 14:00:05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红周刊》作者 于惠春上市公司的资产购售一直是证监会监管的重点内容,而廉价出售优质资产或高价收购关联方资产,又是上市公司对外进行利益输送的主要形式。本刊记者研究了近期上市公司发布的与资产购售相关的...

《红周刊》作者 于惠春

上市公司的资产购售一直是证监会监管的重点内容,而廉价出售优质资产或高价收购关联方资产,又是上市公司对外进行利益输送的主要形式。本刊记者研究了近期上市公司发布的与资产购售相关的公告,发现了个别试图在资产购售过程中迷惑投资者的交易。

鑫茂科技(4.70,0.01,0.21%):资产出售之谜

2012年10月27日,鑫茂科技发布公告称,将所持有的天津神州浩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浩天科技”)51%的股权,按照收益法评估价值转让给天津瑞和天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瑞和天孚”),转让总金额共计2861.61万元。

据鑫茂科技披露,浩天科技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249.51万元、净利润787.6万元(附表)。不难发现,对于母公司和合并口径均亏损的鑫茂科技来说,浩天科技并非是入不敷出的劣质资产,而是一家连年盈利的子公司,对鑫茂科技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即便按鑫茂科技所述,出售浩天科技是为了“对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光通信产业的投资”,但对浩天科技股权的定价也应该以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反映其实际的内在价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鑫茂科技对浩天科技的股权定价有故意拉低之嫌。

从2010年和2011年数据能够发现,浩天科技的营业情况表现出了季节性特征,下半年的盈利能力远高于上半年。但在2012年中期对浩天科技股权进行估值时,鑫茂科技对该公司的预计利润数据表现,却与其之前年度的财务数据特征大相径庭,在上半年盈利302.39万元、下半年营业收入预增的情况下,下半年净利润的预测值竟然为-46.95万元。

试问一家经营状况一直良好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能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发生如此与之前经营表现出的“季节性”特征完全相反的恶化情况?尽管鑫茂科技试图制造一种浩天科技股权转让后盈利能力连年增长的情况,但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鑫茂科技拉低了“基期”2012年年度的盈利能力指标。因此,浩天科技2012年发生的盈利能力预测数据的锐减难逃“人为操纵”的影响,低估浩天科技盈利能力之心昭然若揭。

鑫茂科技低估浩天科技的盈利能力,对浩天科技股权估值的影响只有一个:低估收益法下评估的股权价值,将浩天科技的股权“低价”出售给浩天科技的其他股东及主要管理者新成立的公司。如果不是存在高管之间的“内部价格”优惠,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损害了鑫茂科技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相关热词搜索:鑫茂 科技 资产

上一篇:南天信息账务疑云:募投项目效益如雾里看花
下一篇:解密三普药业巨亏:重仓操作 本该做多却卖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