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联合化工“伪高新”揭秘:万华被列典型
2013-01-30 10:28:2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慧聪化工网讯:上市公司的科研实力直接影响其投资价值,而上市公司专利造假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仅今年5月,就有13家上市或正在申请上市的企业被指是伪高新。联合化工就因被查出高新资质不过关而被撤销所得税优惠...

        2010年中山市松德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过会创业板之即,同行向证监会递交了举报材料,称其招股说明书中涉嫌4项重要专利造假。最终,松德包装上市无望。

        此外,苏州恒久向创业板发审委申明拥有的专利技术竟在一夜间化为乌有,原因是“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上市也未果。

        而此次的联合化工被取消高新资质,可疑之处在于目前发明专利23个,其中16个是2006年申请的,2008年上市当年申请发明专利7个,此后2009年起至今再无发明专利,然而2006年研发费用仅用21.21万元,2009-2011年的研发支出却显示共计1.25亿元,与此同时3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竟然也因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之前高新发展、贝因美、闽闽东和精艺股份都发生过与联合化工相似的事情,即被查出高新资质不达标而被迫多缴税金。

        郎艳飞律师认为,企业的高新资质一般都是省级科技厅、税务局认定的,既然上级认定,下级机构一般都是给予认定,而实际从报表上看,很多企业还是不达标的。

        一券商人士透露,有些上市公司上市前后总有不少数量的专利涌现,给投资者造成研发实力雄厚的感觉,而公司实际的研发能力很弱,上市一段时间后就原形毕露。

        结论:创新研发任重道远

        目前国际上大型公司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专利战,而中国企业要想立足于国际贸易,必然要树立创新观念和专利意识,同时政府也为企业研发创造了条件,但是反过来看有些上市公司,创新又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成果?

        联合化工在失去高新资质事件背后,可以看到企业追求高新资质的诸多怪象:不达标无碍做高新企业、上市之前少研发投入多发明专利、上市后多投入却无发明专利,同时还任由专利因未交年费而失效。而高新资质让联合化工得到的最明显的好处,只是少缴纳了所得税。

        那么所谓创新,所谓专利技术,难道仅仅只是企业在纸面上用来宣传的道具,用来为财报增光添色,讨得股民欢欣?

        2011年中国专利年会上,刘燕新秘书长就曾表示,高数量的专利申请量仍然掩盖不了中国专利事业整体质量不高的现状。

        而目前高新资质泛滥的同时,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审查能力不足或刻意纵容,另一个是企业创新工作流于形式,造成表面数据达标的假象。

        最终结果是,短时间看高新资质使企业减少了税收,鼓了股东的腰包,然而长时间来看企业因循守旧、技术保守,只能不断地通过融资技改或者重组提振业绩。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王守天律师表示,目前高新资质泛滥的状况,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加强监督,另一方面希望投资者在选择上市公司时,多了解公司的科研成果和行业状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查一查上市公司专利技术的数量和状况,一旦发现财报涉嫌虚假陈述,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热词搜索:联合 化工 高新

上一篇:友邦集成竞争力内幕被揭 神秘专利绑架同行
下一篇:安溪铁观音离奇赚钱术 净利润背离中茶协数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