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销评论 > 正文

重庆钢铁6605.5亩土地属违规批地 恐被查处
2013-01-30 10:25:39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据有关媒体报道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钢集团)拟将估值198.34亿元资产置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其中6605.587亩土地全部属于该市长寿区违规违法批地,面临被查处风险。根据重庆钢铁5月29日晚披露的...

        据有关媒体报道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钢集团)拟将估值198.34亿元资产置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其中6605.587亩土地全部属于该市长寿区违规违法批地,面临被查处风险。

        根据重庆钢铁5月29日晚披露的重组预案,重钢集团拟置入的标的资产主要包括:重钢集团在重庆市长寿区投建的焦化、烧结、炼铁、炼钢等的相关资产,原料码头、铁路等配套辅助设施及上述资产所用部分土地。扣除重庆钢铁因环保搬迁导致的固定资产减损的预估值23亿元后,注入资产达175.34亿元。向重庆钢铁注入资产,缘于当初重钢集团环保搬迁时的承诺。2007年在重庆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重钢集团启动环保搬迁工程,旗下上市公司重庆钢铁也跟随搬迁,一同迁往三峡库区的长寿区。

        另外,重钢集团和长寿区政府2006年底签订的《重钢新区钢铁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重钢集团将在长寿区江南镇建立规模为550万吨钢、650万吨钢材的钢铁生产基地,长寿区政府按1.2万亩土地总体规划储备,作为重钢集团长寿新厂区及相关产业用地,其中一期用地为7500亩。签署协议后,长寿区政府即启动为保障该项目建设用地的大规模征地活动。根据政府审计部门的相关资料,在2006年底至2007年9月,重庆市级相关政府部门分七次批复该项目征用长寿区江南镇7048亩,其中包括耕地3099亩、其他农业用地1195亩、建设用地2537亩、未利用地217亩。2007年9月25日前后,重钢集团拍得这些土地。一天后,2007年9月26日,长寿区政府以七份文件批复重钢集团,同意该公司搬迁项目用地申请。

        国土部门和审计部门相继对此提出异议。例如,国家审计部门就曾明文表示重庆市和长寿区的做法,实际上是化整为零批准建设用地,违反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该决定明确表示严禁规避法定审批权限,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同时也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5条的规定,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即525亩)的、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即1050亩)的,需由国务院批准。

        重钢重组:重钢公布重大重组预案

        5月30日,重庆钢铁发布重大重组预案,将以定向增发等方式,注入大股东重钢集团长寿新区钢铁生产相关资产,同时向不超过10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上限约为22亿元。重庆钢铁自今天起复牌。

        既注资产又融资

        据了解,重钢集团在长寿新区投建的钢铁生产相关资产及配套公辅设施,截至2012年3月31日,标的资产账面值为183.47亿元,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198.34亿元,预估增值率为8.11%。

        由于重钢集团曾承诺以标的资产价值一部分弥补重庆钢铁因环保搬迁导致的固定资产减损,即标的资产价值扣除重庆钢铁因环保搬迁导致的固定资产减损额后的部分,预计本次重组总的交易金额不超过90亿。由重庆钢铁以发行股份、承接负债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作为支付对价,其中重庆钢铁向重钢集团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价格为3.14元/股,不超过199618.16万A股普通股。

        同时,重庆钢铁拟向不超过10名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即2.83元/股,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总交易额的25%,融资上限约为22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年产能将增加一倍

        记者了解到,由于重庆钢铁历史悠久,主要生产设备虽然历经多次升级改造,本次重大重组前,公司设备工艺水平已经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通过环保搬迁,公司将老区的生产设备关停,并将公司主要生产活动通过基本新建的方式转移至远离城区的长寿区。

        而通过本次重组,大股东重钢集团优质钢铁生产资产注入重庆钢铁,既实现了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工艺装备,钢铁产能的提升,又优化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年产能将由300万吨提高到600万吨,有利于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财务状况也得到改善,总资产和净资产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公司高企的资产负债水平将得以降低。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5.44%。以本次交易有关的预估值为依据测算,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将会降低至约74%左右,将大大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 钢铁 6605.5

上一篇:珠海中富发债近6亿为还钱 偿债能力堪忧
下一篇:京东谋求上市遭质疑 收入数据注水埋隐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