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正文

发展技术领先高端差异化专用车产品
2013-05-13 21:52:36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证券时报记者袁源李际洲 在海伦哲(300201)近日召开的2012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丁剑平介绍,海伦哲以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战略发展高端高空作业车、电力保障车及消防车等三大业务板块。同时,公司管理将由经营管理转变为以经营管理为基础的市值管理,充分关注股东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袁源李际洲

   在海伦哲(300201)近日召开的2012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丁剑平介绍,海伦哲以“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战略发展高端高空作业车、电力保障车及消防车等三大业务板块。同时,公司管理将由经营管理转变为以经营管理为基础的市值管理,充分关注股东回报。

   会后丁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详细解析了海伦哲的发展定位和策略。他表示,自去年底收购上海格拉曼后,海伦哲三大产品并驾齐驱。新型城镇化及城市功能提升使城市供电保障、应急抢险救援及消防安全维护等领域迎来了设备配置和更新的巨大需求,电力保障车和消防车业务将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不停电配网需求大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将配网不停电作业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城市配网检修作业的主要方式。而这必将促进以旁路带电作业车(组)、电力抢修车为代表的电力车辆等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据了解,2012年海伦哲电源车和抢修车共实现销售收入约6442万元,占营业收入21%。2013年正常需求与补偿性采购将有可能同时存在,有可能带动电力客户需求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目前海伦哲的电力保障车辆分三类产品,一是发电车(电源车);二是旁路带电作业车(组);三是抢修工具车。

   海伦哲为国家电网及南网研发的全套旁路带电作业车(组)系统较受投资者关注,该系统可以在某段线路检修和改造时,在不停止供电状态下完成线路故障检修或例行维护。

   丁剑平透露,这类车在去年通过国家电网试验,今年会有小批量采购。此项目的瓶颈是对工人素质要求非常高,国家电网正在进行人员培训。随着人员素质提高,该类产品很快会被推广。

   据丁剑平介绍,旁路带电作业车(组)系统除了城市有需求外,在农电网建设中也有一定市场。预计近五年,每个地级市将会采购一套旁路带电作业车,目前行业中仅海伦哲一家能够提供全套车组。随着国网“不停电配网”理念的贯彻实施,旁路带电作业车(组)系统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大力创新消防车产品

   在5月7日~9日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消防展上,海伦哲推出的几项消防车新品备受用户瞩目。其中远程大流量供水车填补国际空白,另有三款新品实现国内首创。

   远程大流量供水车,一台可实现进口两台车(一个作业组)的所有功能,并解决了收放水带自动化的世界性难题,填补国际空白;高层供水车实现全部国产化,与既能灭火,也能破拆的双臂车同属国内首创;国内首台多剂联用涡喷消防车可使用粉末、水、气等多种灭火介质;两款灭火机器人,兼具灭火、排烟、破拆、抢险救援等多种功能。

   据了解,该展会是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采购消防器材装备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亚太地区进行消防产品贸易活动的重要平台。丁剑平说,“此次参展是海伦哲子公司上海格拉曼在消防车业务领域的强势回归,展会上,军队用户对产品产生了极大兴趣。今年公司将重点发展消防车的军品业务。”

   丁剑平介绍,“二十年前格拉曼公司的消防产品炙手可热,供不应求,但由于管理缺失,近十年渐渐没落,几乎没有新产品。海伦哲在2012年底获得消防车生产资质前,已做三年技术准备,去年申报专利36项”

   截至今年一季末,公司尚有消防车未履行订单逾亿元,其中民品5781万元、军品4338万元,约占去年营收总额的1/3。

   目前消防车行业正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60多个城市、2800个县或县级区市,但消防装备配备到位率不及国外发达国家的20%。2012年我国消防车采购额已达到100亿元,其中进口高端装备约占30%。

   强化差异化研发

   丁剑平用“多品种,小批量”来概括所处高空作业专用车辆的行业特点,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灵活度恰好符合行业需要,便于为开发差异化产品,提高附加值。

   海伦哲是在高空作业车这一细分市场上唯一一家年产量超过500台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丁剑平告诉记者,去年海伦哲约3亿元的销售中,产品品种大约有100个。差异化多品种研发使产品迅速满足下游客户多元需求。

   产品创新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2012年,海伦哲研发支出1644万元,同比增长18.34%。截至去年底,公司共拥有专利权145项,专利申请权50项,软件著作权6项。近三年,海伦哲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维持在5.3%以上,而今年上海格拉曼的研发投入预计将超过6%。

   海伦哲对于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政策也是不遗余力。收购后的格拉曼对于申报政府科技成果的项目,公司将按政府奖金额同比配套激励资金给研发团队。丁剑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品研发是公司的立身之本,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避免了产品毛利水平在竞争中被侵蚀。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 技术 领先

上一篇:富安娜涉足家居谋求产业一体化
下一篇:长江电力已着手研究 资产注入方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