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380亿次级债获批 盈利偿付能力遭质疑
2013-01-28 22:06:44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上周五中国人寿(601628)称,发行不超过380亿元10年期和15年期次级定期债务的申请近日已获得中国保监会的同意批复。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发债毕竟只能解决短期的资本缺乏,保费增长疲弱,甚至持续下滑,投资收益状...

        上周五中国人寿(601628)称,发行不超过380亿元10年期和15年期次级定期债务的申请近日已获得中国保监会的同意批复。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发债毕竟只能解决短期的资本缺乏,保费增长疲弱,甚至持续下滑,投资收益状况又不如人意的中国人寿,发债是不得已的选择,通过自身盈利来增强偿付能力较为困难。

        去年底300亿,今再发380亿次级债

        中国人寿上周五盘后公告称,公司发行不超过380亿元10年期和15年期次级定期债务的申请近日已获得中国保监会的同意批复。批复要求公司在受到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相关发行工作。

        《投资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1年年末,国寿也曾发行过300亿元次级债,用以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尽管如此,截至去年年底,国寿偿付能力充足率还是降至170.12%的水平,同比下降了41.87个百分点,距离监管层150%的红线并不远。

        即便如此,仅时隔半年,这次中国人寿公告里摆出的发债用途几乎跟上一次一模一样:此次发债募集资金将用于充实公司附属资本,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表示,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200%是比较合理的水平,此次发债完成可以将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约50个百分点。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股市低迷,保险公司难上市融资,股东补给难以持续的情况下,发行次级债券成为险企补充资本的最常用手段之一。中国人寿此次发债380亿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国寿对资本的胃口,似乎仍未可知。昨日,记者观察到,有网友在股吧上对此发债留言,为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中国人寿频繁发行次级债的行为,更像是在填充一个无底洞!

        保费增长持续疲弱,自身盈利偿付能力遭质疑

        《投资快报》记者从保监会官方网站等途径了解到,2012年1至5月,中国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15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其中,5月份实现原保险业务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为负0.5%。而根据广发证券统计,截至今年6月,国寿已经连续11个月单月保费收入保持负增长,退保金却同比增长42.1%。换言之,中国人寿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保费负增长几乎已成常态。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人寿 380亿 次级债

上一篇:思美传媒冲刺上市巧遇大客户 业务单一或有远虑
下一篇:永安药业掩护高管减持 隐瞒环保违法利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