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报道 > 正文

中证金牛集合信托月报:房地产信托收益率居首
2013-01-14 22:28:07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共有308只集合信托产品加入推介发行之中,各投资领域分布相对均匀,工商企业、基础设施信托数量相对较多,分别为74只、73只,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以及房地产信托分别为66只、51只、44只。房地产信托以9.22%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居首。 新设产

  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共有308只集合信托产品加入推介发行之中,各投资领域分布相对均匀,工商企业、基础设施信托数量相对较多,分别为74只、73只,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以及房地产信托分别为66只、51只、44只。房地产信托以9.22%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居首。

  新设产品数量、规模双升,预期收益率小幅上行

  12月共计新成立559只集合信托产品,合计达到655.25亿元。数量及平均募集规模均有所上升,总体募资规模达到四季度以来最高点。其中268只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8.48%,环比上行36BP,但仍逊于年初水平。

  新品集中于工商、其他领域,房地产信托收益率居首

  12月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主要投资领域仍集中在其他领域以及工商企业领域,各有199只、119只。除金融信托新设数量环比下降以外,其他领域均持续增加。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下行9BP、12BP至9.06%、8.97%,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以及工商企业信托则分别上行19BP、46BP、7BP至6.3%、7.97%、8.77%。

  投资建议:辨明风险,择优投资工商、基建信托产品

  12月份在年底资金市场略显紧张的形势下,集合信托产品整体收益率小幅上行,预计短期仍将维持相对高位,但在中长期则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从当下的投资环境来看,信托产品在收益率上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投资时需尽量辨明风险,可重点关注由股东实力雄厚、产品风控严格的大中型信托公司面向信用资质较优、抵押担保足值的交易对手提供的1-2年期工商、基建信托产品。

  一、信托市场热点

  兑付警报频响信托坐上火山口

  狂飙猛进的信托业今年再现爆发性增长,前三季度规模增长超过1.5万亿元,总体规模在今年三季度末达到6.32万亿元,在年底可能突破7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信托的爆发性增长主要依靠“全牌照”和灵活运作方式、“全民皆兵”的销售网络和“刚性兑付”的“金字招牌”。但在规模再创新高的“疯狂”背后,信托业风险不断凸显,兑付风险“警报”频频拉响。专家认为,“刚性兑付”并不可靠,而且已经成为信托业日渐积累的隐性风险,迟早会被打破,一些信托公司正坐在风险即将爆发的“火山口”。

  ——《中国证券报》

  2013年信托收益率或小幅提升产品分化将体现

  2012年,市场利率依次经历了“单边下滑——企稳震荡”的过程。在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方面,全年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幅度远小于同期市场水平。据统计,2012年1月,1年期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为8.75%,10月底,1年期信托产品收益率为7.81%,下降10.7%,在各期限中居首;1至2年期信托产品收益率从10.33%降至9.35%,幅度次之。我们认为2013年信托产品收益率将会稳中有升(大起大落的可能性较小),但各类型产品间的分化将渐次体现。

  类固定收益形式设计的信托产品,其产品收益率一般可以表述为“企业总融资成本”减去“信托公司收费”(含银行托管费、信托管理费、推介承销费等),总融资成本又可以表述为“无风险利率水平信用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通过信托公司等影子银行体系做债权性融资的企业一般整体实力偏弱(房地产、政府信用类项目除外),这类企业在2012年做融资计划,理论上来说风险溢价应该显著上升,总融资成本上升(起码不会大幅下降)才对,但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数据来看,不论是房地产类还是普通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平均总融资成本却呈大幅下降趋势(幅度远大于产品收益率的下滑),我们认为这与信托行业主动的风控增严有关。

  ——《中国证券报》

  “三英”发力战“吕布”

  业内首只私募、券商联名产品不久前问世。同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领域拓展到了非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实体资产。保监会也拓宽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与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无实质区别。专家认为,随着券商、基金、保险等行业的资产管理“新政”实施,其发力涉足“类信托”业务,必将分化信托公司的现有客户,信托公司拥有的以“多样化运用方式”和“跨市场配置”为特点的传统经营方式,也必将遭遇直接的正面竞争,形成“三英战吕布”,给信托带来竞争压力。

  ——《中国证券报》

  二、新发产品:各投资领域分布相对均匀,预募规模仍居高位

  根据金牛理财网不完全统计,2012年12月共有308只集合信托产品加入推介发行之中,预期发行规模为614.27亿元,均为仅次于11月份的次高值。截至2013年1月10日,308款产品中209只产品已成功设立,另有38只产品目前仍处于募集之中。

  从投资领域来看,12月份新发集合信托产品中各投资领域分布相对均匀,工商企业、基础设施信托数量相对较多,分别为74只、73只,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以及房地产信托分别为66只、51只、44只。从预期收益率来看,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以及工商企业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9.22%、8.97%、8.93%,均较11月份小幅上行,其他信托、金融信托则下滑至8.61%、8.42%。

  从信托公司来看,12月份共有54家信托公司推介新品。其中,华宸信托、长安信托、中融信托以及新华信托新品推介数量分别为18只、17只、17只、16只,山西信托、中铁信托、外贸信托、中投信托、华融信托以及四川信托也均在10只以上。

  从投资偏好来看,中投信托产品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领域,工商企业领域新发产品则以华融信托、天津信托以及新华信托为主,华宸信托则专注于基础设施领域,金融领域产品则主要为外贸信托、长安信托、云南信托以及中融信托旗下。

  三、新设产品:数量、规模双升,预期收益率小幅上行

  1.规模数量-新设产品数量、规模双升,资金缺口仍存

  截至2012年12月31日,12月共计新成立559只集合信托产品,环比增加51只,增幅为10.04%。559只集合信托产品中共有429只披露了实际发行规模,合计达到655.25亿元,环比增加75.89亿元。12月份新设集合信托产品数量有所增加,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小幅上升,总体募资规模在年末达到四季度以来最高点。

  在12月新成立的559只产品中,共计212只产品披露了预计发行规模以及实际募集规模。从具体数据来看,212只产品中实现超募的仅26只,募资不及预期的则有100只,其平均预募规模为2.44亿元,实际募集规模则仅为1.75亿元,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其中,中信信托·能源1号实际发行规模达到30亿元,超出预募规模达到28亿元,而新时代信托·恒新9号则仅募得0.37亿元,不及预募规模20亿元的百分之二。

  12月新设559只集合信托计划分属于62家信托公司,其中中铁信托、中融信托、外贸信托、粤财信托以及新华信托分别新设产品31只、30只、29只、29只、25只,平安信托、中信信托、长安信托、华融信托、华宝信托以及山东信托新品数量也均在15只以上。从募资规模来看,中信信托以45.76亿元居首,主要受能源1号大幅超募带动,中投信托、中航信托、华融信托以及中铁信托也均在30亿元以上,分列第二至第五位。从投资领域来看,12月份中投信托旗下房地产信托产品设立较多,华融信托、中铁信托以及新华信托旗下产品则主要投资于工商企业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新设产品则以中融信托、华宸信托旗下产品居多,外贸信托、粤财信托以及华宝信托则继续深耕金融领域产品。

  2.期限收益-1年期、2年产品新设产品数量居多,预期收益率小幅上行

  12月新设立559只集合信托产品中391只披露了运作期限,平均投资期限为2.20年,环比上升0.36年。从具体分布上来看,上月2年期、1年期产品持续占据主导,分别为157只、91只,合计占比超过六成,2年期以上、1年-2年期以及1年期以下产品分别有68只、57只、18只。

  12月559只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中268只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8.48%。进入四季度集合信托整体预期收益持续反弹,12月环比上行36BP,但仍逊于年初水平。伴随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水平的整体下行,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在平稳下滑。

  3.运用方式-资金投向权益投资、贷款类产品居多,其他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大幅提升

  12月新成立的559只集合信托产品仍以权益投资类、其他类和贷款类产品为主,分别有176只、126只、125只,合计占比达76.39%。证券投资类、组合投资类以及股权投资类产品分别新设83只、29只、20只。从平均成立规模来看,组合投资类以及股权投资类产品平均募集规模分别为3.86亿元、3.27亿元,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行;证券投资类产品则平均募集1.29亿元,环比小幅上行;贷款类产品、其他类产品以及权益投资类产品的平均募集规模则出现小幅下滑,分别为1.63亿元、1.4亿元、1.39亿元。

  平均期限方面,除组合投资类产品12月份新设产品投资期限缩短0.11年至1.83年之外,其余类别集合信托产品期限均有所增加。其中,证券投资类产品平均期限大幅增加1.93年至4.87年,其他类产品、股权投资类产品、权益投资类产品以及贷款类产品平均投资期限则分别为2.47年、2.22年、1.85年、1.67年。从预期收益率上来看,12月权益投资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下行8BP至8.70%,股权投资类产品、其他类产品、贷款类产品、组合投资类产品以及证券投资类产品预期收益则分别为9.54%、9.11%、8.51%、8.37%、5.92%,分别上行30BP-130BP不等。

  4.投资领域-新设产品集中于工商企业、其他领域,房地产信托收益率居首

  12月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主要投资领域仍集中在其他领域以及工商企业领域,各有199只、119只,占比分别为35.60%、21.29%。金融信托、基础设施信托以及房地产信托新设数量则分别为99只、90只、52只。根据可比数据,除金融信托新设数量环比下降以外,其他领域均持续增加,尤以基础设施信托、房地产信托新设产品数量增幅最大。从平均募集规模来看,12月基础设施信托、其他领域信托以及工商企业信托分别为2.21亿元、1.69亿元、1.51亿元,较11月分别增加0.3亿元、0.23亿元、0.14亿元;而房地产信托、金融信托平均募集规模则环比减少1.96亿元、0.2亿元至1.88亿元、1.06亿元。

  平均期限方面,12月新设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平均期限分别缩短0.12年、0.03年至2.02年、1.90年,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以及工商企业信托则均有所延长。与之相对应,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下行9BP、12BP至9.06%、8.97%,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以及工商企业信托则分别上行19BP、46BP、7BP至6.3%、7.97%、8.77%。

  四、到期产品:到期规模创下新高,工商企业、房地产信托占比较高

  12月份共计431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清算,其中工商企业信托162只,金融信托133只,房地产信托、其他信托以及基础设施信托分别为66只、46只、24只。到期规模则合计达到526.26亿元,为今年以来的最大单月到期规模。其中,工商企业信托、房地产信托到期规模分别为202.67亿元、122.59亿元,合计占比达到61.81%;金融信托、其他信托也在年末集中到期,规模分别为91.31亿元、81.55亿元;基础设施信托到期规模则环比小幅下降,为28.13亿元。

  到期收益率方面,共计111只产品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占比为25.75%。除外贸信托·博宏定增指数型30期、长安信托·定增宝基金17期、平安信托·黄金组合1期2号以及中海信托·混沌4号四只证券投资类信托出现亏损以外,其余107只产品均实现了正收益,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8.68%。从投资领域来看,12月份的到期产品中,房地产信托平均到期收益率仍居首位,达到9.53%,其他信托、基础设施信托工商企业信托以及金融信托也均在8%以上。

  在同时公布预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的80只产品中75只实现甚至超越了预期收益率。其中,长安信托·长安投资155号、中信信托·中国农业科技文化园股权投资、华宸信托·金山1号、天津信托·海航办公大厦项目贷款(三年期)以及五矿国际信托·票据福宝3号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0.34%、13%、12%、10.5%、8.67%,均超越预期年化收益率200BP以上。

  五、投资建议:辨明风险,择优投资工商、基建信托产品

  12月份在年底资金市场略显紧张的形势下,集合信托产品整体收益率小幅上行,预计短期收益率水平仍将维持相对高位,但在中长期则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从2012年信托产品到期兑付的整体情况来看,信托产兑付的风险暴露日益频繁,涉及领域渐次扩展。部分信托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兑付风险,少数矿产信托、房地产信托产品由于融资方陷入困境,在收益兑付时遇到障碍,最终在由信托公司兜底之后以抵押品的处置拍卖来完结。

  不过,从整体行业来看,2012年到期信托产品的付基本有惊无险,房地产信托也基本平稳的度过了兑付高峰。而在接下来的2013年,伴随信托规模的频创新高,信托产品市场的风险正逐渐积聚。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反复清理以及“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将为信托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从当下的投资环境来看,信托产品在收益率上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投资时需尽量辨明风险,建议重点关注由股东背景实力雄厚、产品风控相对严格的大中型信托公司面向信用资质较优、抵押担保足值的交易对手提供的1-2年期相关工商、基建信托产品。


相关热词搜索:中证 集合 信托

上一篇:中国商联会预计:2013年我国消费增速会快于今年
下一篇:上个月CPI同比涨2.5% 环比涨幅近六成来自菜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