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资本 > 正文

平安股权交易四方博弈 正大突然聚齐百亿美元
2013-01-27 21:15:04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秦伟 香港报道汇控出售平安股权的交易越来越富有戏剧性。媒体将明天系视为加入汇丰转让平安股权之战的幕后影子,日前,国开行内部消息称,由于了解到该笔交易有不明资金进入后,决定叫停对正大集团的贷款。彭博...

        秦伟  香港报道

        汇控出售平安股权的交易越来越富有戏剧性。

        媒体将“明天系”视为加入汇丰转让平安股权之战的幕后影子,日前,国开行内部消息称,由于了解到该笔交易有“不明资金”进入后,决定叫停对正大集团的贷款。彭博消息则称,保监会将拒绝批准这笔股权转让交易。

        收购剧情上下起伏,各种消息来路不明。问题是,自交易公布后近一个月,没有任何一方主角做出任何正面澄清。

        1月10日,卖方汇控对本报记者表示,“没有可以公布的信息,对交易不做评论。”

        有意思的是,买方泰国正大集团和被卖的平安保险则意外地口径一致,均对记者强调,股权收购相关程序正在进行中,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可以公布的信息。

        交易三方大打太极,加之国开行与保监会不断“走漏”的消息,让这桩自公布之日起就疑点重重的交易,愈发引人遐想。在成败迂回的当口,谁人欢喜,谁人忧?

        焦点一:开行“断粮”?

        去年12月5日,汇控发布公告,宣布出售所持平安保险全部股权,公告提及正大集团收购资金部分将来自国开行香港分行提供的融资支持。几天后,正大集团也在公告中确认了国开行的融资安排。

        根据协议,12月7日,正大集团和汇控完成了第一部分交易,汇控将3.24%平安股权转让于正大旗下四家子公司,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一阶段交易完成十多天后,交易出现新的转折。国内媒体财新爆料“明天系”参与此次交易,并指出交易资金部分来源于其控制的三家城商行。随后,1月初,香港媒体称,国开行因有“不明资金”介入收购,内部决定叫停由国开行香港分行对正大集团高达440亿港元的贷款。

        根据本报早前报道,早在2012年12月交易宣布不久,国开行总行就向相关分行下发了风险警示函,提示给正大集团提供的并购融资可能出现交易风险。

        令人疑虑的是,交易宣布前后不过几天时间,为何国开行内部对这笔融资的风险评估差异如此之大?

        对 于任何一家银行而言,做出贷款决定前进行信贷评估是一项程序性工作。国开行人士也曾对本报表示,交易至少需要经过总行副行长级或相关贷款审核委员会的集体 讨论批准。一项被认定为存在重大风险的贷款,为何在通过层层批准后,在交易细节已经公布的情况下,又再被贴上重大风险的标签?

        据记者了解,目前正面临人事调整的国开行香港分行行长刘浩,此前对这笔贷款的态度是表示支持。而贷款评估的变化,暗示出国开行内部对于这笔贷款存在分歧。

        不过,针对刘浩的岗位调整以及正大集团的贷款进程,国开行均没有任何官方表态。国开行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该行将于近日就事件做出公告。

        “最终能不能完成交易还很难说。”香港一位外资投行人士表示。

        有趣的是,去年12月30日,平安保险公布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关于收购资金来源又称,正大集团为收购股权设立的四家离岸公司,将以自有资本金完成收购。

        对 此,正大集团方面并没有正面回复记者。根据协议,接手全部股权,正大集团需要筹措727.36亿港元。平安保险的公告从某种程度反映出,筹足剩余500多 亿港元的资金,对正大集团来说,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在去年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正大集团旗下的四个离岸公司——同盈贸易、隆福集团、商发控股、易盛发展的 注册资本已经从20万美元激增到105亿美元。

        但正大集团如何短期内完成如此巨额的资本金增资,则未可知。

        焦点二:监管“硬伤”?

相关热词搜索:平安 股权 交易

上一篇:云南白药负面缠身 川内多家医院下架白药胶囊
下一篇:宝安地产违规代持股票 17年造假获利九千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