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斯菲尔首发申请通过 涉嫌“二次上市”
2013-01-28 22:12:28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4月24日,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斯菲尔")首发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拟发行1250万股,计划募资1.26亿元(对应每股发行价将保守在10.08元)。但是,倘若不是长电科技(600584)在9年前披露的IPO招股...

        澄强投资经一系列的倒手而实现了对长电科技的非关联关系,但此前有媒体称,张文艳为王新潮继父兄长之女,为新潮集团财务机构负责人;李莉和周秋与王新潮也有亲属关系,其中李莉的母亲为王新潮同母异父的妹妹,也即李莉为王新潮的外甥女。

        若果真如此,则长江电器股权始终为王新潮所掌控,即长电科技上市来从未脱离过新潮系。

        事实上,仅在长电科技与江苏斯菲尔两家公司间,关联关系便难以理清。

        根据招股书,除王新潮外,尚有三名斯菲尔高管曾任或现任长电科技高管,包括王德祥(曾任长电科技董事、财务总监)、张凤雏(曾任长电科技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监事)及现任董事朱正义(现仍为长电科技董事兼董秘)。需强调的是,目前,上述四人都成为江苏斯菲尔的非独立董事。

        而业务上,江苏斯菲尔则与长电科技频现关联交易,前者此前一直向深长电(长电科技子公司)采购电子元器件,2009年采购金额达603.5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6.55%。此外,公司曾向长电科技租赁办公用房和库房;公司的员工公积金,亦曾通过长电科技的公积金账户缴纳。

        长电科技现状:一季度每股只赚1厘钱中报预减80%

        那么,如今与江苏斯菲尔同一个董事长的长电科技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今年一季报显示,长电科技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仅有110万元,同比剧减97%,每股收益仅为可怜的1厘钱。公司同时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0%-80%,而去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8470万元。

        一季报中,公司并未对业绩出现剧降而作出解释,但实际上去年度其净利润已同比大减68%,公司称主要原因为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低迷、订单不足。

        作为国内半导体第一大封装生产商,长电科技去年度的毛利率已较2010年时的23%左右大幅下降至17.91%,有机构表示,公司的封测业务未来仍将受制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与此相应,长电科技二级市场的股价早在2010年11月便已进入单边下跌通道,彼时最高见至14.78元,跌至本周一最低4.23元时,区间跌幅已高达71.38%。其中仅今年以来便已下跌17.27%。昨日报收4.36元。

        前车之鉴:立立电子IPO折戟二次上市

        如今江苏斯菲尔IPO的情况,让人联想起立立电子资产"二次上市"的前科。

        2008年3月5日,立立电子首发申请过会,原本预计7月8日挂牌上市。然而,在上市前一天,有关媒体报道了立立电子涉嫌"资产腾挪、二次上市"的事件,质疑其掏空已上市公司浙江海纳(000925,现已更名"众合机电")的资产。立立电子的上市之路也戛然而止。

        立立电子的上市折戟还要从浙大海纳说起。

        1999年,浙大海纳登录深市,公司拟募集资金23781万元,主要建设6英寸抛光片生产项目第一期工程和超薄研磨硅片生产线技改项目。

        2000年浙大海纳年报显示,宁波海纳半导体公司为其控股子公司,主要项目就是招股书中所述项目,报告期内主营收入为3065万元,利润534元,按权益法上市公司应得净利润280万元。

        随后浙大海纳于2003年12月将持有的宁波海纳48.62%股权转让给宁波保税区投资开发公司,但这笔优质资产仅获得4.8万元的收益。

        其后,立立电子便把目光瞄准了宁波海纳。2004年6月,宁波海纳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宁波立立半导体。2004年11月,立立电子、立昂电子分别收购宁波保税区投资公司持有的立立半导体38.62%和10%的股权。自此,立立电子获得浙大海纳的核心资产。

        另外,立立电子也有多位高管任职于浙大海纳,多数都曾担任过中层以上干部,也都持有立立电子股份。换句话说,立立电子就是浙大海纳的影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 菲尔 首发

上一篇:关联交易额上亿 光维通信独立性存疑
下一篇:未来国际成立关联公司独立性存疑 收入依赖政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