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汇 > 正文

科力远无效的全产业链 电池技术不过关
2013-01-26 15:06:23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金慧瑜在动力镍氢电池领域,科力远(21.78,1.28,6.24%)(600478.SH)一直以坚定前行者的形象示人。但这种不改初衷的坚持,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目前科力远几乎涵盖了镍氢电池的全产业链,但结果并不乐观:截至...

        上述科力远内部人士并未透露这三万多台镍氢电池的购买者,但他表示,在HEV车方面,国外卖得比国内好。

        近来科力远又在抓紧布局上游原材料。

        昨天,科力远抛出新的重组方案,拟整体收购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科力远此前曾表示,若收购成功,将在稀土加工分离基础上,继续向镍氢电池负极片材料生产加工等方面延伸。

        技术不过关?

        科力远开始在镍氢动力电池领域发力的2009年,恰好也是锂电池受到关注的时期。一位电池行业投资人认为,科力远在当时认定了镍氢电池会是比锂电池更受政策支持的路径,因为当时日本确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丰田普锐斯已经能实现量产,他们当时的想法没错。”

        但在一些电池专业人员看来,科力远并没能解决镍氢电池一致性的技术问题,而这才是其产品不被市场接受的原因。“科力远虽然规模比较大,产业链看上去很齐全,有泡沫镍、电池能量包、上游原材料,但核心的技术还是没有完全掌握。”一名锂电池研究人员认为。

        同时,新能源车市场迟迟未能打开,给镍氢电池企业造成重压。201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都只有8000多辆。

        政策在这时候也发生了转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15年,完成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50万辆。

        此前的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2009 年至2011 年,国内将形成至少5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并试点对购买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直接补贴。

        政策的转变,无疑将生产更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镍氢电池置于被“抛弃”的境地。

        面对政策变局,科力远创始人钟发平撰文呼吁,国家应当大力支持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3000元补贴对降低成本而言可谓杯水车薪,这也导致多款混合动力产品被迫停产或停止销售。”

相关热词搜索:科力 无效 产业链

上一篇:桂冠电力治理乱象:六项违规操作被责令整改
下一篇:三一中联继续隔空口水战 网帖暗指三一被水军抹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