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汇 > 正文

原职工“身份”之战:神威药业改制余波难平
2013-01-29 12:44:41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虽然一审已被宣判为败诉,但神威药业(HK02877)的原职工们依然决定上诉,要回他们的"职工股"。7月21日,河北省栾城县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郑秀会等54人对神威药业职工股的确权请求无效。7月31日,这一系列案...

        情法之间

        "无利不起早,他们当然是希望兑现股价。"张增超直言不讳地说。

        2004年12月4日,神威药业在香港上市后,由于业绩表现突出,股价也较稳定。而最初入股的老职工,在2010年时获得兑现机会,投资收益超过80倍。"很多扫地的阿姨都是身家几十万的人。"刘继鹏表示。

        1995年受让国有股,李振江及其家族共付出1159.34万元,买下了72.35%的股权。2000年前后,李振江逐步受让上述职工手中的职工股,支付价款约为300万元。到2003年底时,李振江实际控股神威药业股份高达81%。上市后,李氏家族身价暴增200倍以上。

        上市之后,神威药业采用信托方式处理职工股。当时神威的两大股东美光企业和富威由一个名为Trustcorp Limited的信托全权持有,美光和富威分别代表员工持股和李氏家族持股,2009年底时,分别持股13.5%和57.6%。

        2010年1月12日,美光出售全部股权,共计1.12亿股,接盘方为JPMorgan等机构,员工股实现退出并兑现。当然,已经离职的员工并没能等到这一天。

        按照代理律师张增超的说法,2000年左右离职的职工转让股权应走交易所程序。但刘继鹏表示:"他们都是签了协议、拿了股价款的。而且法院已经认定转让有效,神威药业一审已经胜诉。现在想要兑现股权,港交所那关也过不去。"

        据称,原职工的追偿行为也有着成功的案例:神威方面和18名同样遭遇的原职工私下达成了协议,对他们按照"80倍"的溢价进行了补偿。但刘继鹏表示,那些员工是在2003年股权确认名单之中的。

        双方似乎都有瑕疵,偏偏法院又对"内部职工股重新登记为普通股"这一信息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因此双方口水不断。从2010年开始,上述原职工就多次上访,神威药业也是狼狈不堪。

        不过,与其他企业的职工股纠纷不同,记者再三向原职工确认,得知所有员工均因主动离职而被要求转让职工股,并不存在强迫转让股权的现象。

        孰是孰非,唯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

相关热词搜索:职工 身份 之战

上一篇:联邦制药借产能扩张 违规私建热电厂
下一篇:罗莱家纺“重加盟、轻直营”拖累业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