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期货 > 正文

中海油服深陷挪威漏税门 8.7亿罚单砸失19%利润
2013-01-26 15:06:46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本报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17日晚间,中海油服(15.65,0.00,0.00%)突然发布公告称:因收到挪威税务主管机关通知考虑进行额外应税评估的意图,累计可能要缴纳约8.7亿元人民币的补交税额及罚款...

        本报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17日晚间,中海油服(15.65,0.00,0.00%)突然发布公告称:因收到挪威税务主管机关通知考虑进行额外应税评估的意图,累计可能要缴纳约8.7亿元人民币的补交税额及罚款,而本公司并不认同挪威税务主管机关的上述初步评估意见,将继续和挪威税务主管机关进行沟通。

        目前虽然不是挪威税务主管机关的最终裁决,但A股、H股均应声大跌。汇丰当即下调了对中海油服的评级由“中性”至“减持”,目标价13.4元。

        税率差异

        还是评估差异?

        “影响大不大,你看股价就知道了,今天上午公司专门因为这事召开了电话会议,单看公告还是太简单了,看不出什么。”沪上一名研究员告诉记者。18日,中海油服A股早盘大跌逾6%,收盘于15.81元,全日跌幅5.67%。

        事情缘于公司4年前的一次大型跨国收购:2008年9月,中海油服斥资171亿人民币收购了Awilco Offshore ASA(现更名为“COSL Drilling Europe AS”,简称“CDE”),而从去年年报来看,其业绩非常理想,截至2011年12月31日,CDE的母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323亿元,股东权益为66.5亿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净利润为近3亿元人民币。此前大股东中海油经历的三次海外并购包括收购优尼科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此次成功收购Awilco被认为不但提高了自身深水作业能力,并且为中海油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贵的资源和经验。

        为何收购三年多之后,却突然传出要补交巨额税款一说?记者翻阅以往公告,前因后果鲜见踪迹,在2010年年报中,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内容第四条是听取挪威涉税事项的汇报,但对应当日却无任何相关公告信息。

        在收购次年的年报当中,对于收购资产税率有着这样的注释:本公司管理层认为,因钻井平台及生活平台作业于不同国家/地区海域,适用税率不同,因此采用各相关国家/地区的综合税率,约为18.6%。而因服务合同产生的公允价值差别主要集中于预计在挪威海域作业的钻井平台,故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采用的税率与挪威当地适用的28%税率接近,约为27.6%,而集中于挪威的管理系统及软件采用28%税率。此次争议究竟是税率认定存在差异还是其他原因?

        中海油服对于此次事件的遣词用句也颇为讲究,提到“CDE某些子公司”、转让“某些自升式钻井平台”等等,究竟是哪些子公司和哪些钻井平台,为何需要补交税额及双方具体争议焦点则颇为模糊。

相关热词搜索:中海油 深陷 挪威

上一篇:海南椰岛关联交易坐实:倒手糖蜜酒精涉骗贷
下一篇:汇源通信大股东承诺成“白条” 惹来整改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