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期货 > 正文

大天地木业造林迷局:开出空头支票吸引投资
2013-01-27 21:15:18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大天地木业造林迷局新金融记者 柴刚 青岛 通辽报道以低投入、低风险为卖点;用稳收益、高收入来吸引投资;在造林的名义下开出空头支票;种种闪转腾挪之后,内蒙古大天地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天地木业)利用...

        ■无法履行的合同

        疯狂戛然而止,带给投资者信心的合同,最后却将他们逐个击垮。

        2009年,按照签署的购买合同,包括于林河在内的第一批投资者迎来了林木的砍伐期,随即向大天地木业提出砍伐申请。但他迟迟没有得到对方回复。

        他与老伴一起到大天地木业青岛分公司讨要说法,此时,发达大厦10楼已聚集大批投资者。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类似的情景。他们与于林河一样,有着同样的遭遇。期间,有人喊出“骗子”、“骗子公司”的口号。“咱的钱,瞎了。”他回忆说,这是老伴说的第一句话,心地实在的她,意识到被骗了。

        “现在都不敢提这件事了。”1月3日,于林河话语中透着懊悔,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其老伴也因此带着遗憾去世。

        事实上,众多投资者中,并不是无人警醒。安玉秀第一次去内蒙古就对其提出质疑。她投资了15万元购买的林地,现场看到的与宣传的并不相符。“从当地地理位置、气候看,并不适合种树,再就是合同中的林地位置坐标都与现实不相符。”安回忆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蒋高明教授曾指出,我国荒漠化治理存在误区,其中误区之一就是在干旱区与草原地区大面积造林,想用树木阻挡住沙漠扩大和沙尘暴。在应和内蒙古生态建设形势需要的背景下,混淆了速生丰产用材林与生态林的概念。

        安玉秀告诉新金融记者,对于投资者购买的林地,大天地没有明确的标识牌、坐标等,她当场要求退款,被拒绝。还有的人发现自己投资的树“变小”了,也纷纷提出退款。大天地木业总部负责人对青岛分公司负责人许以高薪,要求安慰好客户,并当场解释现场是“大树砍后栽种的小树”。最后不了了之。

        在调查中,王力、殷艳鸿等众多投资者向新金融记者印证了部分客户当初的质疑,只是质疑仅仅是质疑,并没有人拿回自己的投资。直到2008年,同样处于通辽的“万里”、“亿霖”等案件被曝光后,大天地木业至此才没有了客源,其投资者也因此开始心存顾虑。而在青岛,关于大天地木业“合同无法兑现”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

        2010年5月28日,大天地木业给投资者一份《关于收购到期林木有关问题的通知》,其解释“由于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使木材价格下滑,给公司带来暂时困难,致使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林木收购合同无法按期履行”。

        “通知”承诺,筹措木材收购资金,并根据资金多少,确定收购到期林木的数量,按先后顺序,分期逐步解决。这让于林河又看到了希望。一个月之后,大天地木业又发出一份《关于到期林地兑现事项的通知》,“兑现”要求,合同终止期已满的林地投资者,由本人提出书面采伐申请,提交所持林权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大天地木业办理采伐手续。

        让于林河兴奋的是,“兑现”中明确,“自公司收到以上手续后3个月内,兑现投资者本金”。满心欢喜之下,于林河与众多投资者将手中的《林权证》交给了大天地木业,然后憧憬着3个月后的“兑现”。或许他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3年,至今毫无结果。他的老伴因此一病不起,2011年5月,带着遗憾与懊悔离世。

        “每次去找(大天地木业)都是一推再推,现在的答复是20年以后才能砍伐。”于林河眼泪夺眶而出,投资者大部分是老人,有几个人能等到20年后?

相关热词搜索:天地 木业 造林

上一篇:断臂求生效果难测 雅芳或无法摆脱退出中国命运
下一篇:云南白药多元化之惑:主业不济 进军地产引质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