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茅台63亿投资当地公路 被指牺牲股东利益讨好政府
2013-01-26 14:10:1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2日讯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深沪两市市值最大的白酒公司——贵州茅台(230.00,-4.81,-2.05%)(600519.SH)上市以来在进化的过程中却与政府利益互相纠葛,使得茅台的股东利益并未最大化,当...

        记者还从当地农民处了解到,“该项目已于2011年12月破土动工,已建好的约有400米。”在政府主导动工后的半年,贵州茅台才接手参与建设,并公告此事。

        “市政工程应由政府主导完成,不应由企业来接手,且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如由企业建设也应事先公告,企业这种行为是不规范的。”一位业内专家指出。

        除此之外,贵州茅台的土地预付款从2008年起骤增,也让当地政府日益富裕。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预付款总额为30.10亿元。其中,预付款金额最高的单位为仁怀市财政局10.75亿元,其次为习水县人民政府和仁怀市地税局共1亿元,均为预付征地拆迁款和上缴征地拆迁税金。

        “仁怀市地方财政收入的60%直接来自茅台,间接贡献达80%以上。”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曾经指出。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是茅台集团,茅台集团控股股东是贵州省国资委,所以当地政府控制茅台是正常的。茅台当然要为当地政府服务,这一点是必然的。”叶资本对于茅台与政府关系密切如此解释。但也有投资者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一位投资者表示,“贵州茅台宁可把赚来的钱用来污染环境,也不会留给股东。”

        保量难保质

        茅台扩产正在大肆进行,但对于扩产的异议一直没有中断过。上至赤水河污染、中至原材料需求压力、下至市场竞争均是茅台扩产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2010年9月,一份关于赤水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的权威报告显示,赤水河上游因过度垦殖、滥砍乱伐和土法炼锌,森林覆盖率已从1950年的35%左右下降到现在的20%左右;随着水土涵养能力下降,赤水河最近20多年的水量已减少了6.5%,上游沿岸和支流纷纷建起煤电、化工和矿产等重污染企业,严重影响了水质。

        由于贵州茅台生产白酒所用的水均需来自赤水河,因此赤水河污染使得茅台酒的生产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012年5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将对赤水河保护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将当即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季克良曾经说过,国酒茅台具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三重品质属性;公司高管也曾表示,“最好的地域用来产茅台,”足以证明,地域保护对茅台的重要性。

        记者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委会共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56-2007》(下称“《标准》”)条文得知,茅台酒的生产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对水质、原料、空气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规定的区域之外生产的酒不能叫做“茅台酒”。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63亿所投项目中,“中华片区第一期茅台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主要生产茅台酒,根据计划,该项目投资总额约为41.39亿元,拟新增5800吨/年茅台酒基酒生产能力,新增8000吨/年制曲生产能力,新增23740吨贮酒能力。

        项目建设地点在茅台镇的中华村和太平村。

        但记者对比Google最新卫星地图后发现,此次投资地中华村和太平村并不在《标准》规定生产茅台酒的区域内。

        《标准》对产地的要求明确,并有具体的地图圈出了茅台酒的生产范围。地图中,茅台酒生产产地范围南端离盐津河小河电站2.5公里,西接赤水河,北端为茂春酒厂。中华村和太平村在此区域范围之外。

        当地村民也告诉记者,中华村和太平村相邻,离茅台酒厂约有5公里的距离。

        “如果不是在规定范围内生产茅台酒,那么将因为环境不同而导致酒的品质不同,这样的酒不能叫茅台酒。这个实验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做过,均告失败。”一位白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季克良表示,上述两村在茅台版图范围内,并已申报至国家质监局。

        按照贵州茅台发展规划,2012年茅台集团将确保茅台酒产量达到3.3万吨。扩产之下的贵州茅台是否能承受原料压力还不得而知。

        据了解,贵州茅台酒生产原料主要为高粱、小麦。高粱下沙、小麦做曲。其中,《标准》中对生产茅台酒的高粱产地要求为贵州省仁怀市境内,少数产地为东经105度、北纬27度附近与仁怀相邻的川南地区。

        一位白酒勾兑师对记者说,“茅台酒与高粱用量比例为1:2.5。”也就是说,2012年茅台如若达到目标产量33000吨,茅台酒需要82500吨的高粱作为原料。

        记者调查农业部资料得知,2012年仁怀市高粱产量将超过6万吨,同比增加9%。即使仁怀市所有的高粱全部用来做茅台酒,这个数字也与茅台酒原料需求相差22500吨。

        按照贵州茅台发展规划,在今年3.3万吨茅台酒满产的情况下,到2015年3年间,茅台酒的产量每年要增加4000吨才能完成任务。

        “但是如果茅台酒产量一旦大幅扩张,还将面临下游消化受阻的压力,茅台的‘奢侈品’地位将不保。”众多业内分析师对记者这样表示。

        茅台扩张还在继续,记者发现,此次63亿投资计划中,除去以上所述两个项目,还包括“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坛厂片区第一批建设工程项目”、“茅台规划展示中心”、“科技大楼”、“品鉴中心”、“中华片区第一期茅台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等五个项目,其中“中华片区第一期茅台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为技改项目,其他四个项目均为主业外的附加项目。

        茅台股东是否实现利益最大化?

        政府号召一出,公司立即也相应推出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这已经充分表明,公司以前给出的关于茅台酒不能大规模扩产的理由是无法站住脚的。

        那么在近十年来的白酒黄金发展时期,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应该是尽早实现茅台酒产能的大规模扩张,而不应该是在政府的规划下做出决定。

        如此这般,股东们无法最大程度分享白酒行业的盛宴。

        随着土地购置、设备采购等成本的不断上升,公司产能扩张的时间点越晚,那么公司的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就会越高。“十一五”期间茅台酒每年新增产能2000吨,实际投资金额分别为7.25亿元、6.77亿元、7.18亿元、11.54亿元、6.34亿元,吨酒成本分别为36.23万元、33.87万元、35.92万元、57.72万元、31.71万元。而本次项目的吨酒投资成本高达71.36万元,远远高于“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投资成本。如果公司能够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能够尽量早的扩大产能,那么投资者就不必承担这些远超过去平均水平的成本。

        尽管茅台分红一直比较高,2011年度公司每股分配4元,占当年净利润47.4%,但相对于目前股价的收益率仍不到2%。

        做一个极端假设,以公司如此高的ROE,社会的财富会不断被公司吸收,如何回馈社会呢?招商证券[微博](9.11,-0.09,-0.98%)朱卫华认为,公司账上富余现金高达180多亿元,未来还将不断增加,未来向股东提高分红率是必然的平衡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 2007-2011年的货币资金分别为47.22亿元、80.93亿元、97.43亿元、128.89亿元、182.55亿元,今年刚公布的三季报则显示公司货币资金高达186.9亿元。

        此外,作为白酒行业的后起之秀,洋河股份(108.00,-5.50,-4.85%)(002304.SZ)10月18日称,拟制定公司股份回购的长效机制,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长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计划分两期执行,时间从2012年到2014年。按其回购计划测算,一期回购金额或不超过8亿元。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无论货币资金还是发展前景都向好的茅台是否应该向洋河学习,积极践行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 (本刊记者罗丽娟杜鹏/文 )

相关热词搜索:茅台 63亿 投资

上一篇:陕国投遭投诉 广发基金“高额大宗交易”没影
下一篇:奇瑞被指靠政府补贴维持 多产品战略未奏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