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制 > 正文

庞大集团融资租赁惹纠纷 资金链吃紧风险显现
2013-01-25 19:25:3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2012年至今,车市疲软,处于销售终端的经销商承受高库存、降价销售、销量走低等局面。面对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经销商们纷纷寻求转变,由此催生了融资租赁这一汽车+金融的全新业务形态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宏观...

        2012年至今,车市疲软,处于销售终端的经销商承受高库存、降价销售、销量走低等局面。面对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经销商们纷纷寻求转变,由此催生了融资租赁这一“汽车+金融”的全新业务形态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回落,激进的信贷销售模式副作用开始显现。在众多汽车经销商中,上市公司庞大集团(4.89,-0.05,-1.01%)(601258)就因汽车信贷业务“官司”缠身。随着经营业绩和品牌美誉度的下滑,1月7日,庞大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被下调至“AA”。

        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汽车零售“巨头”庞大集团(601258)近来的处境不足为过。

        在国内汽车业疲软大背景下,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39.89%,债务高达452.9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4.21%。

        业绩不景气之下,近日,媒体报道称庞大集团“诱骗购车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国家明令禁售车辆充当正规车辆销售、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此,公司董事长庞庆华回应称:“合同欺诈门”已是“陈年旧案”,并坚称媒体报道不符合事实。

        然而,在纠缠不清的纷争背后,庞大集团近年来急速增长的信贷规模也正遭受着来自业界和投资者的多方质疑。

        庞大发迹于

        “冀东模式”

        庞大集团,原隶属于唐山市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唐山市冀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产、进口汽车及工程机械的销售。

        作为最早进入汽车经销商领域的成员之一,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急速发展的“黄金十年”(2000~2010年)国内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庞大集团 在2008年至2010年间的净利润从6亿元迅速攀升至12亿元,稳坐国内汽车经销商“龙头大哥”的位置。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在中国的26个省市自 治区及蒙古国建有1257家营销网点,分、子公司及子公司的分支机构达1525家,其中包括汽车专卖店984家(含4S店661家)、各类汽车市场273 家。

        不过,如果追溯起“发迹史”来,庞大集团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物贸公司迅速成为在国内汽车界“呼风唤雨”的汽车零售巨头,依赖的正是目前让其“官司”缠身的汽车金融信贷业务。

        1999年,庞大集团与银行合作,独创了汽车消费信贷“冀东模式”:由庞大集团担保协助购车客户向银行贷款,并为客户全程担保。庞大集团向银行 缴纳大约5%的风险准备金。如客户贷款逾期,那么银行就会从风险准备金中扣款,庞大集团则同时督促欠款客户还款,如果逾期到一定期限,庞大集团将收回客户 车辆,并作为二手车拍卖以回收部分成本。在“冀东模式”创立十年间,庞大集团累计为30多万购车用户提供了消费信贷担保,贷款额达到了350亿元。

        在“冀东模式”之后,2009年,庞庆华试图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拓展,并于当年4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庞大乐业租赁有限公司,开展汽车及工程机械租赁、融资租赁业务。

        庞大集团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该公司融资租赁应收款从2010年的1.8亿元快速膨胀至42亿元,年增幅逾22倍,在融资租赁业务 的增长带动下,庞大集团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0.93%,其中,融资租赁手续费和利息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逾3522%。

        庞庆华此前透露,庞大集团每年大概卖6万~7万辆卡车,其中约一半都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做的。他称,2011年庞大集团旗下的租赁业务规模已经达到60亿元,而且主要集中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卡业务。

        2012年下半年,庞大集团再次与银行联手,将融资租赁升级为更便捷的——租赁贷业务:将庞大乐业为基础的租赁业务与银行贷款业务相结合,客户 可以“先租赁、后贷款”形式购车而创建的新型租赁贷款业务。在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庞庆华就称:“租赁贷业务规模目前每天在3300万~3500万元之 间,发展非常迅猛。而我的目标是,每天一个亿。”

        金融信贷

        成“双刃剑”

        或许,庞庆华未曾想到过,在“冀东模式”走过了12年这第一个“轮回”后,他曾引以为傲的汽车信贷业务如今成为让其“官司”缠身的“雷区”。

        去年8月20日,一起车主围堵股东大会的事件,让庞大集团卷入了“欺诈门”的漩涡。来自全国12省的30多位维权车主称,庞大集团涉嫌利用空白合同等手段,“诱骗”他们签约牟利。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委投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即有卡车用户就“在庞大集团买到假国Ⅲ车”问题到相关部门投诉, 到2012年初,因为融资租赁纠纷,有关庞大集团涉嫌销售诈骗的投诉大规模爆发起来。从2009年至去年年底,消基会已经先后接获超过百名用户有关庞大集 团以空白合同等手段涉嫌欺诈卖车以及涉嫌出售假冒伪劣质量汽车的投诉,涉及车辆近200辆。时至今日,庞大集团“欺诈门”纠纷仍未平息。

相关热词搜索:庞大 集团 融资租赁

上一篇:欧比特IPO项目进展缓慢 推重组意在遮羞?
下一篇:近30公司变脸 超日太阳江苏宏宝成难兄难弟

分享到: 收藏